|
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系列 |
|
|
|
|
|
|
|
|
|
|
|
贝多芬 |
|
韦伯 |
|
柏辽兹 |
|
瓦格纳 |
|
罗西尼 |
|
威尔第 |
|
|
|
|
|
|
|
|
|
|
|
|
|
|
|
|
|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著名作品有交响乐《英雄》(第三交响曲)、
《命运》(第五交响曲)、《田园》(第六交响曲)、《合唱》(第九交响曲)等。
|
|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1786一1826)德国作曲家。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
|
艾克托尔·路易
·柏辽兹HectorLouisBer
lioz(1803年12月11日-1869年3月8日)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生于法国柯特·圣·安得烈,1869年3月8日在巴黎逝世。
|
|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
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
|
|
罗西尼的主要歌剧作品有《塞维利亚理发师》、《威廉·退尔》,《软梯》、《灰姑娘》、《贼鹊》、《奥塞罗》、《摩西》。
|
|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意大利作曲家,1813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个小酒馆经营者家庭。13岁开始学音乐,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留在米兰向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音乐。
|
|
|
|
李斯特 |
|
肖邦 |
|
斯美塔那 |
|
圣桑 |
|
维尼亚夫斯基 |
|
德沃夏克 |
|
|
|
|
|
|
|
|
|
|
|
|
|
|
|
|
|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
|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1-2]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
|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纪念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诞辰200周年 |
|
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是一位属于浪漫时期的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作品有《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参孙与大利拉》等。
|
|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莫斯科的回忆》《浮士德幻想曲》《传奇》,两首辉煌波兰舞曲。
|
|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内拉霍奇夫斯镇他是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第9“自新大陆”交响曲》(又名《第九交响曲》或《e
小调第九交响曲》,为作者受邀到美国期间所作)、《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第4交响曲“车祸”》、《第7交响曲》、《狂欢节序曲》、《奥赛罗序曲》、《胡教徒序曲》、《随想谐谑曲》、《幽默曲》(又称《诙谐曲》)、《斯拉夫舞曲》、歌剧《水仙女》、《阿米达》,以及交响诗《水妖》、《午时女妖》、《金纺车》、《野鸽》等等。
|
|
|
|
柴可夫斯基 |
|
格里格 |
|
马勒 |
|
西贝柳斯 |
|
拉赫玛尼诺夫 |
|
埃内斯库 |
|
|
|
|
|
|
|
|
|
|
|
|
|
|
|
|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Lyn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
|
|
爱德华·葛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
|
|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
|
|
|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生于俄罗斯,于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纪世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
|
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 1881-1955),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是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奠基人。埃内斯库的创作深受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影响,作品感情真挚、技巧娴熟,以《罗马尼亚狂想曲》最为著名。他以动人的民间音乐素材、雄浑的气魄,体现了罗马尼亚人民丰富的情感,为罗马尼亚的音乐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艾曼纽.夏布里埃(Alexis-Emmanuel Chabrier,1841-1894),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1862年任公务员,并与音乐界人士圣-桑、福莱等交往。1877年第一部歌剧问世。1879年旅行德国,观摩瓦格纳的乐剧,深受影响。后专事作曲。作品有歌剧、管弦乐、钢琴曲等。因《西班牙狂想曲》与《哈巴涅拉》两部作品而知名。
此后他创作了包括歌剧和管弦乐在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者是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 |
|
|
|
|
|
|
|
|
|
|
|
|
更多浪漫之旅链接:浪漫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