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这里是莫扎特之旅音乐网站,谢谢您的光临,请多提宝贵意见<<--
您所在的位置-莫扎特之旅-站长资料-音乐随笔
莫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文化交流  斗转星移 我的小提琴 文化长廊 音乐教育 音乐随笔 站长资料 滚动新闻
 

郑石生哈阜觅知音

田润德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这是当年的郑石生教授和我们聚会时吟咏鬲溪梅令的词句,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郑石生教授来哈尔滨的次数不多,93年暑期来哈尔滨时给我的印象极深,其余就是残存在幼小记忆中郑石生剃着小平头的唱片封面,其中的大曲有《魔鬼的颤音》和《引子与随想回旋曲》。在这之前很长时间省歌张海滨和孙义就和我约好,一同接待郑老师,我是郑石生的崇拜者,而张海滨是郑教授在黑龙江的得意弟子,孙义是郑教授的未来弟子,我和张海滨和孙义自幼均为好友,所以郑教授来哈我也是责无旁贷的圈中人之一,在接触郑教授的几天里,深感郑老为人的宽厚坦诚,我当时正对篆刻专研到入迷的程度,并亲自为郑老师篆刻了两枚名章,并选了其中之一我认为最理想的一方送给郑老师,他乐得爱不释手,他问我:“为什么学习篆刻?”我说这只是业余爱好,也是为搞艺术理论和音乐美学的需要,我说艺术理论是包罗万象的,特别是音乐美学,如果只是看看书,那是只知其然,就像赵鑫珊先生终生的遗憾-没有亲自用小提琴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一样,因为音乐的东西我知道了,理论的东西知道了,摄影的东西我了解了,我的缺项就在书法篆刻,所以我和师大美术系的教授,也是我的好朋友牛尽先生请教了很长时间的篆刻知识,就这样刻刀和琴弓一样成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了。郑教授和同行的钢琴伴奏老师孙松青都非常同意的我的观点。

郑教授很少提起他的往事,但是一旦兴致所至,为了不扫大家的兴,他总是在平时他总是充当一个忠实的观众,特别是当张海滨一讲起笑话,他就也禁不住红光焕发,他非常热爱他家乡,虽然很小就离开了,但故乡的民居那古朴雅致的图谱、故乡泉州开元寺这曾经孕育过弘一法师这样大师的佛教圣地不断的香火,始终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闽南民间不改隽永南音总在他的耳边回响。他生于侨乡闽南永春县桃城镇,十四岁即考上上海音乐学院。他父亲是留洋大学生,也是他的启蒙老师,他曾说:“离开家乡时,年纪很小,只记得坐着悠悠小船,沿溪从永春出来的”就这样一走就是五十多年……

几天的聚会最最难忘的就算郑教授演奏和讲学了。

记得演奏是在哈尔滨歌剧院演奏大厅进行的。这时是仲夏的哈尔滨,气候炎热,人们早早的就等候在这里了,用掌声欢迎著名小提琴教授郑石生教授走上演奏的舞台。优美的琴声在大厅了流泻,给人以清新的享受。

音乐会上,郑教授演奏了十几首经典小提琴作品。中国乐曲有《渔舟唱晚》、《庆丰收》、《新疆之春。、《牧歌》、《苗岭的早晨》。其全新的诠释,再现了民族音乐旋律、和声的特色与中国独有的诗画意境;尤其是一曲新作《宋词二首.鬲溪梅令.角招》,把西方音乐传统技艺于古国神韵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外国作品有克莱斯勒的《爱的欢乐》、《爱的悲哀》、《美丽的罗丝玛琳》,拉威尔的《G大调奏鸣曲》,德彪西的《月光》,莫斯考夫斯基――萨拉萨蒂的《吉他》。在这些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的作品中,有许多郑教授几十年珍爱的保留曲目。他那严谨而含蓄、充满激情而又富有理性的演奏,再配上钢琴家孙松青女士衬托有致、水乳交融的钢琴伴奏,使每首乐曲的气氛更引人入胜、富有生气。

听过郑教授讲学的人,无不为他那深厚的修养和独到的见解而叹为观止。在历时一周的公开课上,他更显出一代杰出学者和严师的风范。他善于及时准确地发现每个学生或他们演奏不同曲目的关键问题所在,并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演出教学实践,充满自信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美学原则,一丝不苟地耐心讲解。更令人叫绝的是,不论技巧多么艰难的乐曲或练习曲,他都能给予准确无误的示范,使在座的人为之大饱眼福,兴奋不已。他如泉涌般侃侃而谈,特别对古典前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等不同时代的作品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同时代的不同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要有于之相应的处理手段;对最新版本的曲目恶化教材的选择以及许多技巧问题;如持琴、发音、运弓位置和弓压问题都有很精辟的见解。同时,还向观众介绍了国内外演出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年过六旬的郑教授,现在虽然不做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管理工作,但他的社会活动还是很多的。从195114岁时考上上海音乐学院,六十多年的漫漫历程,留下了一串串令人瞩目的脚印。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家,其教学与演奏一样辉煌,并一直以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而闻名于国内外。在音乐人才云集的上海音乐学院,能作为郑教授的弟子,是很引为自豪和令人羡慕的。凭着对艺术的良知和对事业的忠诚,为培养音乐人才,他付出了许多艰辛的汗水,培养出了很多名扬海内外的弟子,薛伟、顾维舫、于苑青等十几位高足都在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中获过大奖,为祖国争得了光彩。为此,他赢得了世人的敬佩和崇拜,有的评论家将他称之为“东方杰出的小提琴大师”。郑教授每逢假期就无偿到各地演奏讲学,这次,郑教授为哈市音乐爱好者送来这样难得的机会,是令人难忘的。

当我们在郑教授的演出和讲学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陶冶时,郑教授又匆匆地踏上了演出、讲学的旅途……。我们希望能再一次聆听到他对世界、对大自然、对人生、对音乐独到而又深刻的诠释。

后来经常和郑老师联系,也经常看着姜夔的“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和“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这些《鬲溪梅令》和《角招》中的词句,更深深体会到作曲家自然流露的惜春之情和郑教授表现此曲的淋漓尽致的古曲风韵,也经常回忆和郑老师相处的日子。近年却不知怎的,却少了联系,为这我深觉内疚,但我相信我亲自为郑老师篆刻的那枚名章他一定会珍藏至今的……

2004.6.8


 
图一、郑石生先生  
图二、郑石生教授在作钟奖评委时与各位评委合影,前排中为郑教授。  
图三、郑石生家乡泉州开元寺  
图四、郑石生家乡的民居建筑的外观  
图五、我为郑教授所刻的名章,文:郑石生 阴文 青田,纽作盘龙纹。提高6公分,纵2  
公分,款属外侧,直书两行“润德刻于辛未年七月廿日,”此刻献给郑石生教授。  

                    

            -->>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