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莫扎特之旅
编译文/图 2020-06-19
20:36 |
|
|
|
|
|
|
|
|
|
|
|
|
路易斯·施波尔(Louis Spohr, 1784—1859) |
|
|
|
|
|
|
|
|
|
路易斯·施波尔 c小调竖琴小提琴奏鸣曲 |
|
|
|
|
· Karl Suske · Cornelia Smaczny
|
|
|
|
|
从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城堡“施洛·布赫·海德克斯堡”,德国
点击这里观看“宫廷音乐会”的所有演出:http://bit.ly/EA-ConcertsinPalace
卡尔·苏斯克-小提琴
科妮莉亚·斯麦奇尼- 竖琴
路易斯·施波尔- C小调小提琴与竖琴奏鸣曲
0:20 I.阿伽迪奥——欢快的快板
44 II。行板—快板 |
|
|
|
|
From the 18th century baroque
castle "Schloß Heidecksburg", Germany
Click here to watch all the performances from "Concerts in Palace":
http://bit.ly/EA-ConcertsinPalace
Karl Suske - violin
Cornelia Smaczny - harp
Louis Spohr - Sonata for Violin and Harp in C minor
0:20 I. Agadio - Allegro vivace
8:44 II. Andante - Allegro |
|
|
|
|
|
|
|
|
|
音乐历史上的今天
1820年6月19日,路德维希·施波尔(Ludwig
Spohr)在英国第一次举起了指挥棒。“一些总监对于这样的创举很警惕,他们本来会出来反对:但是当我请求他们至少让我尝试一次,他们也就同意了。指挥棒的指示功能无疑大获成功,从此以后在交响曲和序曲的表演中,再也不需要一个人坐在钢琴旁边了。”
超过一米八高的身材,有着海克力士一样的体态,巨人般的路易·施波尔(他的名字Louis也写作Ludwig,他较喜爱法语名Louis)主宰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的小提琴界,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欧洲。二十岁的施波尔首次在莱比锡演出后,罗克利茨写道:“绝对的纯净、有把握、准确、最精美的加工,各种弓法和富于变化的琴声,即使在演奏最困难的乐句时,演奏动作也是那样自然而舒适,这一切使施波尔成为最老练的演奏家之一。”
于1924年逝世的英国作曲家斯坦福,曾经回忆当时人们认为施波尔是位比贝多芬更为优秀的作曲家。施波尔写过大量的作品,但是现在除了《F大调弦乐和木管九重奏》(
Op.
31)外,他写的小提琴音乐已经很少为人们所听到了。作为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他也几乎完全被人们所遗忘了。施波尔逝世后出版的自传虽然显示极为狂妄的姿态,但是对研究音乐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是很有价值的资料。有关个人的成就方面,他讲述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但是当他谈到旅游的时候,他那番自吹自擂就让位于了引人入胜的描述。
路易-施波尔生于布伦兹维克,父亲是位医生和业余的长笛演奏者,母亲会唱歌和弹钢琴。四岁时,他用从当地市集上买来的一把小提琴自学,他的第一个老师是法国业余音乐家杜福尔。他自幼就显示出对作曲的才能,从而使他决定师从库尼许学习作曲和对位,库尼许是布伦兹维克公爵乐队的成员。
严格的父亲对施波尔的成长起了一定的影响。每当施波尔医生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乐谱上画了个叉要重写时,就会大声地对他的妻子说:“这个蠢孩子又在画窗户了!”施波尔记住了他生活中的这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我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一定要把总谱写得很清楚,从来不涂改的原因。”
十五岁的时候,施波尔就到布伦兹维克公爵府任室内乐队音乐家,薪水是一百塔勒。该乐队每周在公爵家中举行一场音乐会。由于音乐打扰了公爵夫人打牌,公爵夫人就让人们在乐队演奏的地方铺上一层很厚的地毯,以减弱乐队演奏的声音。施波尔告诉我们,她们打牌的喊叫声往往比音乐的演奏声更响。当公爵来时,就不放地毯了。有一天晚上,正在演奏施波尔的一部作品,当施波尔演奏得十分投入时,一位仆人拉住他的袖口对他说:“殿下让我来告诉你不要拉得太响。”愤怒的施波尔演奏得更响,结果受到宫廷礼仪官的谴责。
但是施波尔那种好斗的个性却得到了公爵的赞许。公爵答应对他进行适当的音乐教育,并要施波尔挑选自己的教师。不幸的是,施波尔所崇拜的维奥蒂正在
伦敦经营他白己f7内酒店,所以弗朗茨·埃克就答应带他到德罔和俄网进行巡回演出,并且同意在旅途中给他上课。
埃克出生于曼海姆,曾受到卡尔·斯塔米茨的影响。无论如何,他是在曼海姆学派的土壤中长大的,而这个学派一直坚持干净的运弓和富有表情的演奏。施波尔说埃克的演奏风格是“有力而不粗糙,并擅长于细致而优美的层次变化,在演奏困难的乐句时也无懈可击,总之他的演奏具有特殊的美”。
师徒二人于1802年4月出发,其时施波尔刚满十八岁。但是这位老师给他上的第一节课使他很失望,因为老师对他演奏的每一个小节都不满意。然而,在他的自传中告诉我们,他每天练习十个小时,十天之后,他确信“在当时的小提琴演奏曲目中。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是困难的了”。在圣彼得堡,施波尔并没有公开演出,但他会见了所有来访的贵宾,其中有钢琴家克菜门蒂和他的学生约翰·费尔德。另外他在宫廷生活中也有不愉快的一面,他目睹了自己的老师陷入了与皇家乐队某位成员的女儿的丑闻中,并被驱逐出境。埃克在俄国的冬天饱受流离失所、贫困交加之苦,最后饥寒交迫终于使他发了疯,在1810年前后死于斯特拉斯堡的疯人院中。而施波尔独自一人乘船返回自已的家乡。
1803年施波尔在布伦兹维克以小提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首次演出,并在公爵的乐队中以比从前高一倍的工资担任第一小提琴演奏员。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施波尔第一次听到了罗德的演奏,并深深地为他的演奏所打动。于是施波尔根据这位大师的风格塑造自己,并公开承认这一点,后来施波尔成为当时年轻的小提琴家中最忠实地仿效罗德演奏的人之一。最后,施波尔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个性,但是维奥蒂和罗德的纯净风格,一直是他演奏灵感的源泉。
从此之后,施波尔的事业取得了像我们现代演奏家一样的成功。虽然当时没
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有利条件,但通过陆路和水路的旅行,施波尔还是几乎访问所有欧洲著名的城市,并多次访问了伦敦。1806年他与竖琴家多蕾特·雪德勒结婚之后,还设计了一辆特殊的马车,来运载他俩的乐谱、乐器和私人用品。
1812年施波尔完成了他一生的梦想,访问了维也纳,这是莫扎特和海顿曾经生活与工作过的地方,而且这两位伟大作曲家的继承人贝多芬,仍然充满了创造性的力量在那里生活着c要在那罩,也就是在世界音乐的中心获得成功,将是施波尔面临的最终考验。施波尔像旋风般地征服了维也纳。一位音乐记者这样形容:“毫无疑问他是当代小提琴家中的夜莺……在飞快的速度中他掌握的困难的乐句,包括极大的伸张,都能轻而易举的演奏好,当然这也是由于他有着一双大手的关系。”
一年后,施波尔被任命为维也纳剧院乐队的小提琴首席,于是他和他的妻子及整个家庭就迁居去了维也纳。他们到达那里不久后,…位摩拉维的纺织商人,同时也是一位热情的音乐爱好者约翰·冯·托斯特就来找他。他们之间订立了一个合约,托斯特将购买施波尔所写的一切东西,三年内保有原稿的权利,三年之后无条件地归还原稿。并且根据使用乐器的多少,报酬可有些增减:一首四重奏付三十个达卡特金币,一首五重奏付三十五个达卡特金币。施波尔的九重奏就是为托斯特写的。另一方面,托斯特要为晚会和音乐会提供乐谱,但是他本人必须得在场。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因为托斯特是一位厂主,所以没有被邀请出席音乐会的机会,但这份合约就使得晚会的主人别无办法,只得邀请他来参加音乐会。这位厂主带着他的大皮包,轻轻地把乐谱放在谱架上,然后从头到尾安静地坐在那里听音乐。音乐会结束之后,他把乐谱收起来,就退场了。就这样,他成了音乐界一位十分出名的人物,即使不是演奏施波尔的音乐作品,人们也邀请他来出席音乐会了。
在维也纳剧院,施波尔认识了弗朗茨·克莱门特,也就是剧院乐队的小提琴家和指挥。克莱门特的演奏风格是以表情优美和亲切而著称,施波尔一直是反对以炫耀技巧为目的的演奏风格,所以克莱门特的演奏风格就十分吸引施波尔。贝多芬对克莱门特的评价很高,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为克莱门特创作的,他在手稿中写下了这个意图。1
806年12月23日克莱门特首次演出了这部作品,但是由于贝多芬在演出前几个小时才完成这部作品,所以没有办法进行排练。克莱门特只好视奏整个独奏声部。然而“由于它的创造性和许多美的东西”,评论界对它的反应还是很好的,但是认为它“不够连贯……不断地反复某些不重要的句子,可能会令人感到乏味”。关于克菜门特的演奏,评论员们说他的“可靠技巧、他的魅力、他那有力的声音,以及对小提琴绝对的控制力,使小提琴成为他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他得到了听众暴风雨般的掌声”。下半场的演出也取得了成功。为了达到逗乐的效果,克莱门特演奏了一组变奏,但是小提琴却是翻过来、面板朝下拉奏的!
施波尔认为贝多芬是他的朋友,他对这位作曲家有着最生动的印象,而且是有凭有据、有案可查的。虽然他是贝多芬早期四重奏的拥护者,但是他不喜欢贝多芬盾期的作品,特别是他晚期的四重奏,施波尔认为这些四重奏到处都是“美学上的混乱”,并且认为这是由于贝多芬耳聋的关系造成的。他认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怪异的”“乏味的”“平凡的”。至于对贝多芬本人,他写道:“他有一点迟钝,不能说是笨拙;但是在那双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真诚的眼睛在闪烁。”
1815年施波尔离开维也纳,访问了瑞士和意大利。当他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举行首演时,意大利人喜欢他那“歌唱性”的声音。但是施波尔并不在乎意大利人对他的评价:他对意大利音乐家的印象不好。他认为他们虽是好的歌唱家,但是即使是在歌口昌方面,他们也装饰得过分了。他写道:“意大利的演奏家和业余的音乐爱好者,把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到演奏动作的技巧方面去了,但是就表演的优美风格方面来讲,他们很少仿效本国最优秀的歌唱家的方式去发展自己的演奏风格;而我们德国的演奏家通常都有着很有修养的风格,演奏得也更富于感情。”
施波尔在威尼斯第一次见到帕格尼尼,过程似乎相当具有传奇色彩。他在笔记中写道,大家都承认这位魔术师有着“非常灵活的左手和能演奏双音和弦以及各种各样的快速乐句,但是从真正感动听众方面来讲,他却是个冒充内行的骗子”。
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把施波尔与这位热那亚的大师进行了比较,并且认为施波尔比帕格尼尼强,施波尔本人事先并不知道此事,从而使施波尔无意中卷入了一场赞成和反对帕格尼尼的争论。施波尔的演奏使这位投书者联想到普尼亚尼和塔尔蒂尼,认为“他们崇高而庄严的小提琴演奏风格已经在意大利完全消失,而不得不让位于今天那些渺小而幼稚的演奏家”。
当帕格尼尼访问施波尔,祝贺他刚开过的音乐会时,施波尔正在招待一些朋友,因此就要求帕格尼尼演奏给大家听。帕格尼尼说他摔了一跤,手臂受了影响。当朋友们散去后,施波尔再次提出这项要求,但帕格尼尼表示他的演奏风格之是为广大听众的,在小范同演奏时,他必须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才行。施波尔一直好奇地想听帕格尼尼的演奏,但是总没有机会,这几乎使他感到非常失望。直到1830年,他在卡塞尔才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施波尔说道:“他的左手和一直保持纯净的音准使我感到很惊讶。但是在他的作品和演奏中,我感到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情和一种幼稚无味的东西的奇异混合,因此使人们时而感到魅力时而感到失望。”
施波尔很快就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音乐家。他连续担任了许多剧院乐队的领导职务,并且依靠骑马和乘坐马车举行了五十三场巡回音乐会,其中包括在俄国冬天的演出。当时音乐节是在德国重要城市的音乐生活中经常举行的活动,而且这些音乐节如果不以施波尔为主席的话,就很少会被认为是成功的。1820年,在爱乐协会的邀请下,施波尔首次访问了英国。他不仅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还设法说服了该协会专横的管理机构,放弃过去他们所坚持的,只有他们才能确定演出曲目。通常他们只选择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但是施波尔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在自己的首场音乐会中演奏了自己的作品《歌唱场景》。在施波尔到达英国不久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决定去访问一位朋友费迪南德·里斯,里斯是德国伟大的小提琴家、钢琴家和作曲家,也是伦敦音乐界最重要的人物。施波尔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时髦,穿上一件土耳其式的丝质红背心,步行到他要去的地方。当他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在看他,顽皮的孩子大声地叫骂,由于他听不懂英语,所以也不知道这些孩子在说什么。但是当他到达里斯家门口时,盾面已尾随了一大群人。于是里斯对他解释说,乔治三世刚去世,现在正值国丧期间。幸好他有着很高的个子和严肃的举止,所以人们才没敢抓他,否则的话,他早就遇到麻烦了。施波尔立刻回到他的住处,换上了一件颜色适当的背心。
施波尔最重要的职位就是1822年担任卡塞尔剧院的主席。正是在那里逐步形成了他的小提琴演奏学派,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施波尔从埃克那里继承了曼海姆学派的基本原则。他坚持罗德纯正的演奏风格,再加上自己的特点,成为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施波尔学生中有近二百名是从欧洲各地来的,甚至还有从美国远道而来的。亨利·霍姆斯是最著名的英国小提琴家之一,他就是施波尔在卡塞尔的学生。最享有盛名的学生则是斐迪南·戴维,他是门德尔松的亲密朋友,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为他写的。
施波尔有着一双特别大的手,所以他可以非常方便地演奏双音和手指伸张。
他那宽广动听的声音以及细致的表情,据说是无与伦比的。施波尔将小提琴首先看成是一个歌唱性的乐器,这一点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他的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以及他所创作的优美动听的《歌唱场景》中得到证明。施波尔不喜欢任何类型的噱头和诀窍,他对帕格尼尼大胆发明的人工泛音提出谴责。由帕格尼尼首
创,并且已被所有现代演奏者所采用的轻快而自由的运弓,也没有受到施波尔的赞许。然而据说施波尔演奏的连顿弓是很辉煌的,每个音符都使用一个手腕的动作很结实地演奏出来。当门德尔松听施波尔演奏他的《e小调协奏曲》时,很新颖地用一弓演奏了一连串的连顿弓,便对他的姐姐说:“你看,这就是著名的施波尔的连顿弓,没有哪位小提琴家能像他这样演奏这种弓法。"
这种弓法,最典型的就是沙龙小品《霍拉断奏曲》,是用一弓演奏一连串的音符,而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断开的。结果就是一弓可以演奏许多断开来的音符.而不用改变运弓的方向。施波尔对小提琴结构本身也很感兴趣,对使用琴弦和定弦的方式也进行了多种尝试。他最著名的贡献就是于1820年发明了腮托。施波尔不赞成演奏者的下颚放在拉弦板右面的老式持琴方法。早在1803年于圣彼得堡,他就发现费迪南德·弗伦泽尔的演奏纯净,但是“我不喜欢他的持琴方法……他仍然是将下颚放在拉弦板的右面,因此他的头部就不得不向前伸了”。有趣的是施波尔于1815年再次听了弗伦泽尔的演奏,评价是感到他的演奏“过时”,缺少纯净的音准。这恐怕不仅仅是一种批评,而且证明了十九世纪的这十
年中,小提琴在演奏技巧方面有太大的进步。
施波尔大约写了二百多部作品,其中至少包括十九首小提琴协奏曲。他于
1831年完成的《小提琴教程》一直为十九世纪的几代音乐家们所采用。他对待贵族的那种民主思想,在十九世纪初期是个不小的成果,他坚持听众应当完全认真地听音乐家的演奏,这有助于建立起社会对音乐和音乐演奏从未有过的尊重。——《不朽的小提琴家》(玛格丽特·坎贝尔著,张世祥 陈珂瑾译)
今日视频:1、卡尔·苏斯克和科妮莉亚·斯麦奇尼演奏施波尔
c小调竖琴小提琴奏鸣曲;2、丹尼尔·贝索诺夫演奏施波尔《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 |
|
|
|
|
|
|
|
路易斯·施波尔(Louis Spohr, 1784—1859) |
|
|
|
|
路德维希·施波尔(Ludwig
Spohr)1784年4月5日生于布伦瑞克(Brunseick)1859年10月22日卒于卡塞尔(Cassel)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德国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启蒙教师是雷门什纳德(Riemen
chneider)和杜弗尔(Dufour),后来又曾受学于库尼什(Kuniseh)和埃克。1798年,十四岁的施波尔在学校音乐会上演奏自己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获得普遍的赞赏,后被邀同公爵的乐队再次演出,并被吸收为乐队队员。1802年,德随同老师埃克去俄国旅行演出,学习十分勤奋;翌年回到不论端克。听到罗德演奏,一心想向罗德看齐,学习更加努力,每日练琴长达十小时以上。1804年在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演出,声誉蒸蒸日上。1805年任戈塔(Gothe)公爵乐队首席。1809年,到弗兰肯豪森(Frankenhausen)参加德国第一届音乐节,成功地担任了乐队指挥。1812年到维也纳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并接受了新建立的维也纳歌剧院乐队的领导职位。1815—16年访问瑞士和意大利,曾与帕格尼尼在罗马同台演出。1820年3月6日,他同伦敦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他创作的《第八小提琴协奏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他的演奏和作品在英国风靡一时。同年4月1日在伦敦爱乐交响乐团音乐会上指挥他的新作《D小调交响国》,当对他用了指挥棒(可能是历史上乐队指挥首次使用指挥棒).
l831年写成三卷本《小提琴教程》,树立了德国小提琴学派的教学规范。1857年不幸折断左臂,从此终止了演奏;最后一次公演是1858年在布拉格音乐院五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上指挥他的歌剧《杰松达》《Jessenda),翌年即离开人世。施波尔的演奏风格早期曾受埃克和罗德的影响,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音色优美丽纯净,弓法清晰,表情典雅。他的音乐的特点是多半音进行和转调。施波尔虽不是一位创作范围宽广或有深度的作曲家,但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设计新颖,因此在当时非常流行。主要作品有:九部交响乐、八部歌剧、三部神剧、八首序曲、十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大量的小提琴乐曲、管弦乐曲、声乐曲和室内乐。他的自传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1860年在卡塞尔出版;1865年英译本出版)。 |
|
|
|
|
Ludwig Bohr
shi (Ludwig Spohr) on April 5, 1784 born in Brunswick (Brunseick) on
October 22, 1859, died in kassel (Cassel) German violinist and composer,
conductor, German violin school founder, his teacher what is ray Leonard
(Riemen chneider) and Dufour (Dufour), the study in the library later
has been furnish (Kuniseh) and ek.In 1798, at the age of fourteen, Spoor
played his own violin Concerto at a school concert, which was widely
appreciated. After that, spoor was invited to play again with the duke's
band and was accepted as a member of the band.In 1802, He traveled to
Russia with his teacher Ike to perform, and he studied very hard.The
next year back to no matter the end of the gram.When I heard Rod play, I
wanted to be like Him. I studied harder and practiced for more than ten
hours a day.In 1804, he performed in Berlin, Leipzig, Dresden and other
places, and his reputation was booming.In 1805 he became chief of the
duke of Gothe's orchestra.In 1809, he went to Frankenhausen to take part
in the first German music festival and became a successful conductor.A
visit to Vienna in 1812 was well received and led the newly established
Vienna Opera Orchestra.In 1815-16, he visited Switzerland and Italy and
performed with Paganini in Rome.On March 6, 1820, he played his Violin
Concerto No. 8 with 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It was a great
success.On April 1 of the same year, he conducted his new work Symphony
In D Minor at a concert of 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e used a
baton when he was in charge (it was probably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hat a conductor used a baton). The three-volume Violin Course was
written in L831, which established the teaching norms of the German
violin school.In 1857, he broke his left arm and stopped playing.Last
public performance is the 50th anniversary in 1858 in Prague music court
music at the command of his opera "JieSong amounted to" "Jessenda), the
following is died. Bohr's playing style was influenced by ek and rhode,
early then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style. His tone pure beauty,
bowing is clear, look elegant. His music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chromatic and modulation. Bohr shi is not the depth of a wide range of
creation or composer, but he works a beautiful melody, the design is
novel, so very popular at the time. The main works are:Nine symphonies,
eight operas, three operas, eight overtures, fifteen violin concertos,
and a large number of violin pieces, orchestral pieces, acoustic pieces,
and chamber pieces. |
|
|
|
|
|
|
|
|
|
Today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On 19 June 1820, Ludwig Spohr raised his bat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Britain."Some directors were wary of such an initiative and would have
objected: but when I asked them to let me try it at least once, they
agreed.The baton's directive function was undoubtedly a great success,
and henceforth there will be no need to sit alone at the piano in
symphonies and overtures."
More than 1.8 metres tall and the size of a Hercules, the giant Louis
Schpol (also known as Ludwig, who preferred the French name Louis)
dominated the German violin scene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nd spread
his fame throughout Europe.Twenty Bohr in leipzig,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the show, Steve rackley, wrote: "the absolutely pure, sure,
accurate, and the most exquisite processing, all kinds of bowing and
abound change, even when you play the most difficult phrase, playing
action is so natural and comfortable, all this makes pol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xperienced player."
Stanford, a British composer who died in 1924, recalled that spohr was
considered a better composer than Beethoven.Spoor wrote a great deal of
music, but his violin music is now rarely heard except for String and
Woodwind Quartets in F Major (Op.31).As a violinist, he was almost
completely forgotten.Spohr's autobiography, published after his death,
though of great hubris, is valuable for studying the social life of
musicians at the time.He talks a lot of fine talk about his personal
achievements, but when it comes to travel, his self-aggrandisation gives
way to an engaging description
Today's video :1, Carl Susque and Cornelia Smecini play the violin
sonata in Schopel c minor ;2, Daniel Bessonov plays the first movement
of Schopel's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d minor. |
|
|
|
|
|
|
|
|
|
|
|
|
|
|
路易斯·施波尔(Louis Spohr,)的乐谱手稿 |
|
|
|
|
Manuscript of
Louis Spohr's score |
|
|
|
|
|
|
|
|
|
布伦瑞克(Brunseick)的斯波尔出生地(2006年) |
|
|
|
|
Spohrs Geburtshaus am
Spohrplatz 7 in Braunschweig, 2006 |
|
|
|
|
|
|
|
|
|
纪念2006年斯波尔出生的牌匾 |
|
|
|
|
Gedenktafel an Spohrs
Geburtshaus, 2006 |
|
|
|
|
|
|
|
|
|
德国邮政邮票(1959年)
斯波尔去世100周年纪念日和贝多芬大厅的落成典 |
|
|
|
|
Briefmarke der
Deutschen Bundespost (1959) zum 100. Todestag Spohrs und zur
Einweihung der Beethovenhalle |
|
|
|
|
|
|
|
布拉格的歌剧院,施波尔的歌剧《浮士德》于1816年首演 |
|
|
|
|
Das Ständetheater in
Prag, in dem Spohrs Faust 1816 uraufgeführt wurde |
|
|
|
|
|
|
|
|
|
|
|
|
卡尔·苏斯克(Karl
Suske) |
|
|
|
|
卡尔·苏斯克简介:德国小提琴家,1934年生于北波西米亚。他是康拉德·苏斯克的父亲。20世纪50年代,他成为了莱比锡Gewandhaus交响乐团的第一任首席小提琴手,也是Gewandhaus四重奏的成员。从1962年到1977年,在回到莱比锡的Gewandhaus音乐厅之前,他是柏林国家歌剧院的首席小提琴手。他也是创立于1965年的Suske四重奏(后来的柏林弦乐四重奏)的领导人。 |
|
|
|
|
|
|
|
|
|
卡尔·苏斯克(Karl
Suske) |
|
|
|
|
Karl Suske
Profile:
German violinist, born 1934 in Reichenberg/Liberec (Northern
Bohemia). He's the father of Conrad Suske.
In the 1950s he became he became first concertmaster of the
Gewandhaus Orchestra in Leipzig and member of the Gewandhaus
Quartet. From 1962 to 1977 he was first concertmaster at the
Staatsoper in Berlin,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Gewandhaus in
Leipzig. He was also leader of the Suske Quartet founded in 1965
(later Berlin String Quartet). |
|
|
|
|
|
|
|
|
|
|
|
|
|
|
丹尼尔·贝索诺夫演奏施波尔《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
|
|
|
|
Spohr: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D minor, Op. 2, mov. 1
Daniil Bessonov |
|
|
|
|
|
|
|
|
|
未得原作者编者授权严禁转载www.mt77.com任何内容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