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莫扎特之旅文化长廊-文化名城

莫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文化交流  斗转星移 我的小提琴 文化长廊 音乐教育 音乐随笔 站长资料 滚动新闻

 

amous cultural city文化名城amous cultural city

      萨尔茨堡           布达佩斯
    慕尼黑           赫尔辛基  
  维也纳           布拉格    
圣彼得堡           柏林      
          罗马        
        纽约          
      伦敦           哈尔滨
    巴黎           阿姆斯特丹  
                   
       
       
       
       
       
       
       
       
 

~~~~~~haebin哈尔滨herein~~~~~~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圣索菲亚教堂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冰雪大世界
 
 

 

 

 

 

 

 

 

 

 

 

 

 

 

 

 

 

 

 

 

 

 

 

 

 

 

 

 

 

 

 

 

 

 

 

 

   

文章目次:

A:哈尔滨简介:

B:朱自清:西部通讯

                            哈尔滨简介

    哈尔滨是个什么样的城市?这是一个历史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它是集犹太文化俄罗斯文化日本文化和黑土文化于一身的一个移民城市,外来文化该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哈尔滨本土文化。由于经济的发展往往从文化方面切入,因为政治、经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哈尔滨的发展和它的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从俄罗斯人修中东铁路到日本侵占东北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入侵,到解放后反右、文革从中直上海下放到北大荒大批的文化精英,汪立三等一批音乐家就是它的产物,这种东西方文化碰撞和强制性交流,造成了哈尔滨的浓重的文化底蕴和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质,翻开一张张历史的名片和地域的请柬,时光荏苒,刚刚还是清政府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却突然变成了殖民文化的畸形儿,在伤痕累累的中华文化下面,涌动着多少多元文化的血浆,正是这屈辱看坎坷的经历,哈尔滨才过早的成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包融性的城市,数以万计的四处流亡的俄籍犹太人,多少被希特勒迫害的无家可归的波兰籍犹太人、德籍犹太人都在当年的哈尔滨找到了他们的避难之所,也正是这些犹太人和欧洲人给哈尔滨带来了真正的西方音乐。作为文化名城,在中国首当其冲的应属哈尔滨,这不仅是哈尔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更主要的是哈尔滨就其文化交流来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的聚集之地,可以说是一个畸形文化的早产儿,就其这方面而言,哈尔滨市中国独一无二的。哈尔滨,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曾是犹太人在中国的中心。这一点黑龙江大学以色列籍教授丹·本 卡南曾说:哈尔滨,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曾是犹太人在中国的中心。请大家记住,这个中心在哈尔滨,不是在上海和其他城市。犹太人对哈尔滨的积极影响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在此,我想表达我的真挚情感,我希望富有魅力的哈尔滨成为中国研究犹太文化与中以合作发展的中心城市。

哈尔滨是什么样的城市?它是一个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又同时是一个世界文化名城。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如果还不够,就请看看莫扎特之旅的关于音乐大师斯特恩的音乐笔记 我看《弦裂》其他栏目 的文章,也有一些关于哈尔滨的内容,看看站长资料中的一些图片资料可以更形象地了解美丽的哈尔滨了!

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位于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是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平洋这些大陆大洋的重要连接点,同时也是幅射全省旅游景区的交通枢纽,以冰雪、避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旅游城市。
   
    素有“丁香城”美誉的冰城哈尔滨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荟萃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于一身,融合中外文化精要于一城。文庙、极乐寺、西方古典建筑、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将市区装扮得多姿多彩。市内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的各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精典之作比比皆是,使人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欧洲,充满浓郁的异国风情和民族风俗。特别是欧式建筑汇萃的中央大街,雅洁明快的建筑色调,尽显繁华如锦的都市风貌。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雪节”中的国际冰雕雪塑比赛,以及“国际经贸洽谈会”,处处折射出“东方小巴黎”的独特魅力,是中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
   
    哈尔滨冰雪节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节日,每年1月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至今已举办15届,目前已发展成融文化、体育、艺术、经济贸易、科技、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与日本的冰雪节、加拿大的冬令节、挪威的滑雪节并称世界四大冰雪节。
   
    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证实,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哈尔滨一带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约在距今5000年前后哈尔滨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哈尔滨已发现10余处史前文化遗存。大约距今3000年左右的殷商晚期哈尔滨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周边的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镜泊湖风光、五大连池火山岩矿泉都独具魅力。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可具体概括为:冰雪服饰文化,冰雪饮食文化,冰雪建筑文化,冰雪交通文化,冰雪民俗文化,冰雪旅游文化与冰灯艺术文化等。
   
    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中,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朝鲜族和满族特点淳厚


 

 

西部通讯——哈尔滨印象(1931)

朱自清

  圣陶兄:我等八月二十二日由北平动身,二十四日到哈尔滨。这至少是个有趣的地方,请听我说哈尔滨的印象。

  这里分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四部分。马家沟是新辟的市区,姑不论。南岗是住宅区,据说建筑别有风味;可惜我们去时,在没月亮的晚上。道外是中国式的市街,我们只走过十分钟。我所知的哈尔滨,是哈尔滨的道里,我们住的地方。

   这里纯粹不是中国味儿。街上满眼是俄国人,走着的,坐着的;女人比哪儿似乎都要多些。据说道里俄国人也只十几万;中国人有三十几万,但俄国人大约喜欢出街,所以便觉满街都是了。你黄昏后在中国大街上走(或在南岗秋林洋行前面走),瞧那拥拥挤挤的热闹劲儿。上海大马路等处入夜也闹嚷嚷的,但乱七八糟地各有目的,这儿却几乎满是逛街的。这种忙里闲的光景,别处是没有的。

   这里的外国人不像上海的英美人在中国人之上,可是也并不如有些人所想,在中国人之下。中国人算是不让他们欺负了,他们又怎会让中国人欺负呢?中国人不特别尊重他们,却是真的。他们的流品很杂,开大洋行小买卖的固然多,驾着汽车沿街兜揽乘客的也不少,赤着脚爱淘气的顽童随处可见。这样倒能和中国人混在一起,没有什么隔阂了。也许因白俄们穷无所归,才得如此;但这现象比上海沈阳等中外杂居的地方使人舒服多了。在上海沈阳冷眼看着,是常要生气,常要担心的。

   这里人大都会说俄国话,即使是卖扫帚的。他们又大都有些外国规矩,如应诺时的“哼哼”,及保持市街清洁之类。但他们并不矜持,他们的俄国话和外国规矩,也没有卖弄的意思,只看做稀松平常,与别处的“二毛子”大不一样。他们的外国化是生活自然的趋势,而不是奢侈的装饰,是“全民”的,不是少数“高等华人”的。一个生客到此,能领受着多少异域的风味而不感着窒息似的;与洋大人治下的上海,新贵族消夏地的青岛,北戴河,宛然是两个世界。

   但这里虽有很高的文明,却没有文化可言。待一两个礼拜,甚至一个月,大致不会教你腻味,再多可就要看什么人了。这里没有一片像样的书店,中国书外国书都很稀罕;有些大洋行的窗户里虽放着几本俄文书,想来也只是给商人们消闲的小说罢。最离奇的是这里市招上的中文,如“你吉达”,“民娘九尔”,“阿立古闹如次”等译音,不知出于何人之手。也难怪,中等教育,还在幼稚时期的,已是这里的最高教育了!这样算不算梁漱溟先生所说的整个欧化呢?我想是不能算的。哈尔滨和哈尔滨的白俄一样,这样下去,终于是非驴非马的畸形而已。虽在感着多少新鲜的意味的旅客的我,到底不能不作如此想。

   这里虽是欧化的都会,但闲的处所竟有甚于北平的。大商店上午九点开到十二点,一点到三点休息;三点再开,五点便上门了。晚上呢,自然照例开电灯,让炫眼的窗饰点缀坦荡的街市,穿梭般的男女比白天多得多。俄国人,至少在哈尔滨的,像是与街有不解缘。在巴黎伦敦最热闹的路上,晚上逛街的似乎也只如此罢了。街两旁很多休息的长椅,并没有树荫遮着;许多俄国人就这么四无依傍地坐在那儿,有些竟是为了消遣来的。闲一些的街中间还有小花园,围以短短的栅栏,里面来回散步的不少。———你从此定可以想到,一个广大的公园,在哈尔滨是决少不了的。

   这个现在叫做“特市公园”。大小仿佛北平的中山公园,但布置自然两样。里面有许多花坛,用各色的花拼成种种对称的图案;最有意思的是一处入口的两个草狮子。是蹲伏着的,满身碧油油的嫩草,比常见的狮子大些,神气自然极了。园内有小山,有曲水,有亭有桥;桥是外国式,以玲珑胜。水中可以划船,也还有些弯可转。这样便耐人寻味。又有茶座、电影场、电气马(上海大世界等处有)等。这里电影不分场,从某时至某时老是演着;当时颇以为奇,后来才知是外国办法。我们去的那天,正演《西游记》;不知别处会演些好片子否。这公园里也是晚上人多;据说俄国女人常爱成排地在园中走,排的长约等于路的阔,同时总有好两排走着,想来倒也很好看。特市公园外,警察告诉我们还有些小园子,不知性质如何。

   这里的路都用石块筑成。有人说石头路尘土少些;至于不用柏油,也许因为冬天太冷,柏油不经冻之故。总之,尘土少是真的,从北平到这儿,想着尘土要多些,哪知适得其反;在这儿街上走,从好些方面看,确是比北平舒服多了。因为路好,汽车也好。不止坐着平稳而已,又多!又贱!又快!满街是的,一扬手就来,和北平洋车一样。这儿洋车少而贵;几毛钱便可坐汽车,人多些便和洋车价相等。开车的俄国人居多,开得“棒”极了;拐弯,倒车,简直行所无事,还让你一点不担心。巴黎伦敦自然有高妙的车手,但车马填咽,显不出本领;街上的Taxi有时几乎象驴子似的。在这一点上,哈尔滨要强些。胡适之先生提倡“汽车文明”,这里我是第一次接触汽车文明了。上海汽车也许比这儿多,但太贵族了,没有多少意思。此地的马车也不少,也贱,和五年前南京的马车差不多,或者还要贱些。

  这里还有一样便宜的东西,便是俄国菜,我们第一天在一天津馆吃面,以为便宜些;那知第二天吃俄国午餐,竟比天津馆好而便宜得多。去年暑假在上海,有人请吃“俄国大菜”,似乎那时很流行,大约也因为价廉物美吧。俄国菜分量多,便于点菜分食;比吃别国菜自由些;且油重,合于我们的口味。我们在街上见俄国女人的胫痴肥的多,后来在西比利亚各站所见也如此;我们常说,这怕是菜里的油太重了吧。

  最后我要说松花江,道里道外都在江南,那边叫江北。江中有一太阳岛,夏天人很多,往往有带了一家人去整日在上面的。岛上最好的玩意自然是游泳,其次许就算划船。我不大喜欢这地方,因为毫不整洁,走着不舒服。我们去的已不是时候,想下水洗浴,因未带衣服而罢。岛上有一个临时照相人。我和一位徐君同去,我们坐在小船上让他照一个相。岸边穿着游泳衣的俄国妇人孩子共四五人,跳跳跑跑地硬挤到我们船边,有的浸在水里,有的爬在船上,一同照在那张相里。这种天真烂漫,倒也有些教人感着温暖的。走方照相人,哈尔滨甚多,中国别的大都市里,似未见过;也是外国玩意儿。照得不会好,当时可取,足为纪念而已。从太阳岛划了小船上道外去。我是刚起手划船,在北平三海来过几回;最痛快是这回了。船夫管着方向,他的两桨老是伺候着我的。桨是洋式,长而匀称,支在小铁叉上,又稳,又灵活;桨片是薄薄的,弯弯的。江上又没有什么萍藻,显得宽畅之至。这样不吃力而得讨好,我们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第二天我们一伙儿便离开哈尔滨了。

  此信八月三十一日在西比利亚车中动手写,直耽搁到今日才写毕。在时间上,不在篇幅上,要算得是一通太长的信了,一切请原谅罢!

                                                                                                                                        弟自清,二十年十月八日,伦敦。

回首页>>

            -->>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