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斯的宠儿——莫扎特
修海林 李吉提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是一位音乐史上少有的早逝的天才。他短短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惊人,并且其影响超越时代。在欧洲以及在全世界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民族和地区,都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
莫扎特出生于一个宫廷乐师家中,算是音乐的世家子弟。父亲是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当他发现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后,便以一生的精力对他加以培养。由于天才教育的成功,这种专一的教育行为被后人效仿并一直影响至今。莫扎特6岁时便随父亲和姐姐以神童的姿态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这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谈轶事。这位神童,在8岁时便写下了他的第一部交响乐,模仿的是曼海姆乐派的风格。可以说,早期的天才儿童音乐教育方式,塑造了一位神童,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位天才音乐家的秉性。从另一个角度讲,通过对他的天赋才能的培养。莫扎特虽然具有了远超乎一般人的音乐思维能力,但是却同时弱化了他的语言思维能力,这甚至影响其一生。1770年8月14日,14岁的莫扎特给他的姐姐写信,说到“我的信怎么也写不好,因为我的笔是支音乐笔,不是一支写信的笔。”就像他曾经在给父亲的信中写的:“可以这样说,我沉醉在我的艺术中,从早到晚我都迷在音乐里头。”
虽然莫扎特没有进过任何学校,他的生活范围也主要局限于两座大城市——萨尔兹堡和维也纳,但是莫扎特是在生活中补充和学习文化知识,达其中包括各种人际交往和周游欧洲的经历等。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不仅靠自学方式学习文化,并且还有着自己特有的偏好——对数学的爱好。他从小喜欢算术。在14岁时,他就要求读《算术的艺术》,后来又读了《计算艺术与代数》。这培养起他的数理逻辑思维头脑。如果我们了解莫扎特曾经认真地专门研究过巴赫音乐作品中的作曲对位技术,就可以理解这两者的关系了。
当然,作为音乐家的莫扎特。也受到了18世纪德国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当时的文学作品。莫扎特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珍藏的46本书中,包括了诗集、剧本、作曲技巧和理论、哲学以及传记、游记和期刊等书籍。莫扎特热爱德国的民族文化,并将之与德国的兴盛联系起来。他曾一再说:“如果我们德国人认真地开始用德语思考、用德语交谈,按德国人的习惯行动。甚至——用德语演唱,那末,德国就一定会振兴起来。”专门的研究表明,莫扎特还曾精读了德国神学家欧廷格(1702-1782)的泛神论著作《同化学相关的形而上学》。其中“化学和神学于我不是两码事,而是一码事”的泛神论思想,可能对莫扎特的“自然法则和上帝法则”是一回事的观念有影响。莫扎特研读过18世纪德国著名通俗哲学家、启蒙运动学者门德尔松(M.
Mendelssohn,1729—1786)的著作,其中《论灵魂的不死》一文,也可能对莫扎特“我认为我有一个不死的灵魂”的真实思想有直接影响。
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思维是从神童时代打下的基础,那么,莫扎特音乐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者说是与18世纪启蒙时代相适应的艺术精神,却是在莫扎特成年之后的生活道路中形成的。当莫扎特22岁时,当他和母亲赴巴黎旅行返回,已不再是昔日的神童,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而存在时,他面对的是贵族社会的另一种目光。当时,莫扎特父子只不过是萨尔兹堡大主教属下有专门技能的仆役——乐师。而周游过欧洲、接受过当时启蒙思想影响的莫扎特,因其自由意识,是很难忍受那仆役般的宫廷风琴师和乐长之职的。终于,在1781年,冲突最后爆发了。25岁的天才作曲家辞职未获允准,不仅受到大主教的辱骂,并且被大主教的待卫用脚踢出宫廷。关于他和他的“恩主”之间的冲突事件,莫扎特曾在信中写到:“我不曾知道我是个宫廷仆役,这对我是个危险。人总有个自尊心,我虽不是伯爵,可是比起某些伯爵,我可能有着更强的自尊……”带着这样一种愤怒的情感,莫扎特从此迁居维也纳,度过他最后、也是创作上最为重要的10年。
1785年,莫扎特将法国作家博玛舍(1732-1799)的革命喜剧《费加罗的婚礼》谱成歌剧。在这部歌剧中,主角不是贵族而是仆役,并且结局是第三等级战胜了贵族。与莫扎特的创作意识有关,这部作品不是委约之作,而是莫扎特自己特为请意大利诗人达·彭特(L.daPonte,1749-1838)将博玛舍原作改编成歌剧脚本的。博玛舍的原剧写成6年后,才于1784年上演,而紧跟着来年莫扎特使谱成歌剧。因此,有认为这是一种对大主教侮辱的“反击”。从社会意义上讲,当时采用现实题材的歌剧并不多,而《费加罗的婚礼》又是一部政治性革命性很强的作品。在奥地利,这部戏剧最初被禁止上演,后来将最尖锐的部分删去后,歌剧才获约瑟夫二世的批准。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在1782年评论博玛舍的剧本,讲“这个可憎恶的东西,永远不准上演,除非彻底摧毁巴士底狱。不然,上演这个剧本就有直接危险。这个人嘲笑国家中一切应该被认为是神圣的东西。”与此相反,博玛舍说,“我发誓,会上演的,而且可能在巴黎圣母院上演”。以后,拿破仑则曾说这部剧是“行动起来的革命”。因此,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突出地表现出莫扎特的阶级意识以及他与启蒙运动进步思潮的联系。
尽管《费加罗的婚礼》一剧承载着那样多的社会情感,并且原剧充满着尖锐的讽刺。但是,莫扎特根据自己的“在一出歌剧中间,诗必须绝对服从音乐”的美学原则,他是用音乐来刻画,创造出生动的人物性格。在这方面,他是以音乐的方式揭示了仆人与贵族的形象。例如他赋予伯爵以滑稽、讥讽的特点。而对女仆苏珊娜则赋予细腻而富于诗意的抒情性。
在创作手法上,莫扎特将重唱形式与情节相联系,展开主要事件。在声乐的写作上,他不仅通过运用戏剧性的重唱来展开情节,交织反映不同角色在同一事件中的心理状态,造成戏剧性的冲突,并且还将在这种重唱场面广泛地运用了交响乐和器乐形式,既从整体上表现场面的音乐情绪,又对每个主要登场人物心理以细致刻画。他在剧情的关键地方和高潮处,都用了重唱。重唱成为莫扎特歌剧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
莫扎特最重要的创作期,是他作为自由音乐家在维也纳居住的10年(1781-1791)。一般认为其创作反映了约瑟夫二世“开明专制”相对宽松、自由的10年(1780-1790)中那种宽宏的人道主义精神。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莫扎特和海顿都于1785年加入了以人类的博爱代替宗教为其指导思想的秘密组织共济会。当时各启蒙中心城市的政治领袖或贵族都有参加(据说约瑟夫二世也是其会员)。莫扎特对共济会的理想,是通过对他的歌剧《魔笛》充分表现的。据说在情节和音乐处理上,也有影射共济会仪典的地方。
在歌剧《魔笛》中,光明的庙堂是理想境界的象征,司祭长萨拉斯托罗则是崇高和善良的化身。在第2幕第15曲中,莫扎特通过司祭长的歌声,描画了他对于社会、对人与人关系的理想。
莫扎特的创作题材,基本上处于现实与理想这两端,他放弃了古代历史题材。《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年完成的,这其中既是一种面对现实的精神超越,也包含了对理想境界的憧景。他逝世前的最后作品《安魂曲》,则是面对死亡的精神超越。莫扎特虽然在宗教信仰上属于旧教,但是启蒙意识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却是他精神世界最深处、最核心的东西。所以,在《安魂曲》这一宗教音乐体裁中,作曲家赋予其中的,是现实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不需要跪在上帝面前演唱的作品,同时具有某种悲壮和崇高的精神特征。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一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声乐套曲作品。
莫扎特的器乐创作,在风格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乐观、明快的音乐气息。他的音乐作品总是显得那么单纯、和谐、对称与均衡,透出的是一种永恒的音乐原则。这与贝多芬音乐中经常有的压抑、激愤情绪和矛盾冲突形成较大的对比。所以,在了解莫扎特并不愉快的生活之后,人们总想解释莫扎特音乐现象。常见的认识是,莫扎特生活并不愉快,但却在音乐中表现开朗情绪;生活的痛苦,在音乐上表现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或者更提升一步,认为这是启蒙时代艺术家的特点,反映的是对人类前景的乐观态度。而对于莫扎特音乐中形式上的单纯与和谐,人们一方面批评认为莫扎特是群神的宠儿,他的音乐只不过是天才嬉戏中的产物这类观念,一方面指出他的音乐近人情、易于理解和感化人的心灵,富于生活气息,表达了普遍的人性。……尽管如此,莫扎特的音乐在短暂人生的最后时期,还是表现出某种崇高和悲壮,以及哀怨和不安的情绪。例如他的《第四十交响乐》、《d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c小调钢琴幻想曲》以及《安魂曲》等。虽然这种表现仍然被他那单纯与和谐的艺术形式笼罩着。所以人们会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欢乐中包含着眼泪。
对于一个成熟甚早的天才神童音乐家来说,他的音乐思维也是成熟得很早的。他的音乐的单纯、和谐、对称与均衡,均来自于早熟的音乐教育。莫扎特几乎很早就学到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作曲技术,并且很早就用一个天才神童的头脑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音乐思维心理结构,而这将影响其终生的音乐创作。以下对莫扎特创作特点加以描述的一段话。是很有代表性的,而这在莫扎特身上,正来自于他的早期天才教育:“在他身上,灵感不是经过苦思冥想而来,不是经过智力和意志同大自然的斗争后才在头脑中显现的;灵感也不是在他的激情和狂热的状态中表示出来的;正相反,它似乎是处于通常的环境下、平衡的状态中,酷似宁静的泉水涓涓不绝,无穷无尽。……莫扎特可谓是音乐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正因为莫扎特音乐思维基本心理结构的形成,就“这一个”而言,是早期天才儿童教育的产物,所以它才能比一般人长期保持那种“童心”状态,而这也意味着,这是一种具有音乐美最初始、最本源特征——乐观、明快情绪特征——的音乐,而这也必然容易导致在审美接受上被认为是近人情和表达了普遍人性。如果说,贝多芬音乐的个性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那么,莫扎特音乐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则是属于人类的。这也是为什么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反而是对审美者自身修养的一个检验;通过一定的文化传播,他的音乐会被认为表达了人类普遍情感,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作出不同解释和理解的原因。也是因为此,当每一个人都在莫扎特音乐中得到了自己的体验时,也就同时意味着对莫扎特的音乐,人们有了更多的解释和理解,莫扎特的光环,也因此永远照耀在一切欣赏他音乐的人的头上。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吧!莫扎特的音乐!
。
资料来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