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 |
|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onata for 2 pianos in D, K.448
- 1. Allegro con spirito |
|
|
|
|
|
|
|
|
乐曲列表 |
时长 |
演奏 |
专辑 |
欣赏 |
|
|
|
|
|
|
1 |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K.448 |
08:28 |
Ingrid Haebler / Ludwig
Hoffmann |
Mozart: Music for 2 Pianos; Piano
Duets |
欣赏 |
|
|
Clifford Curzon / Benjamin
Britten |
|
|
|
|
2 |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
K.448 |
09:23 |
Ingrid Haebler / Ludwig
Hoffmann |
Mozart: Music for 2 Pianos; Piano
Duets |
欣赏 |
|
|
Clifford Curzon / Benjamin
Britten |
|
|
|
|
3 |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K.448 |
06:25 |
Ingrid Haebler / Ludwig
Hoffmann |
Mozart: Music for 2 Pianos; Piano
Duets |
欣赏 |
|
|
海布勒/霍夫曼 |
|
|
|
|
K448创作背景分析:1781年对于莫扎特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年份?这不必细说,大家都知道的,莫扎特于萨尔茨堡大主教决裂就在这一年,这也是刚刚来到维也纳的时期,虽然他已经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师了,但到了维也纳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面临着更多的考验,要想成为一个自由的音乐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莫扎特写成的这首后来闻名遐迩的,被近代美国科学家坎贝尔称为引起极大的莫扎特效应的双钢琴奏鸣曲。
到处充满了柔情和灵性,和莫扎特其他作品一样,所有的感情和思想都被这两种气氛包裹着、浸淫着,像一道道柔和的阳光沐浴着,但K448与众不同的是,从四手联弹的多个旋律相互交织中,我们听到更多的令人信服的哲学思考,从进行曲般的铿锵有力的第一主题,宛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激情四射的阳光透过云层、透过树叶铺满大地。我们意外的发现莫扎特并不缺少激情和斗志,在急促有力行云流水般流淌的旋律中,莫扎特委婉地向我们述说着
自然、艺术、人生,每听一遍我们都会产生同样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在不断升华,以至于我无法自拔,剪不断,理还乱,只好继续听下去,就这样一听就是十几年,至今,每当海布勒的音乐响起,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从当时的莫扎特之旅历史行程我们看到如下的记载:
1778年3月23日起居留巴黎。7月3日母病死于巴黎。
1778年9月26日,莫扎特离巴黎,经南锡、斯特拉斯堡、曼海姆和慕尼黑,于1779年返回萨尔茨堡。
1780年11月,莫扎特独自去慕尼黑。1781年1月29日他的歌剧《伊多美内奥》在慕尼黑初次演出,父亲和姐姐也到慕尼黑观看演出。
1781年3月12日,莫扎特奉大主教之命去维也纳。5月间,因不能忍受他的欺压和凌辱而毅然脱离大主教,定居维也纳。
1782年8月4日,莫扎特和康斯坦策结婚。
虽然没有K448的详尽的解说,从莫扎特之旅的行程中可以发现他的思想脉络,也可以搜寻到莫扎特这首乐曲的蛛丝马迹,
当他即将临近和康斯坦策结婚前他加快了旅行的步伐。也正是1791年这一年,他和萨尔茨堡大主教毅然决裂,
他毅然决然辞掉了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的职务,独自来到了维也纳闯天下,开始了更加艰难也是更加辉煌的后半生艺术生涯,成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自由音乐家。
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D大调K448三个乐章,由海布勒/路德维格.霍夫曼(Ingrid
Haebler / Ludwig
Hoffmann)演奏。选自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变奏曲全集。
海布勒绝对是莫扎特专家,
特别是上个世纪,她的莫扎特兼具女性的聪慧和男性的魄力,人们常说莫扎特是女性音乐,也是由于兼具双重的特点构成所致吧。海布勒是最好的莫扎特奏鸣曲演绎专家之一。
我听了很多版本,最后还回到了海布勒,她演绎的莫扎特太莫扎特了,反正我是最喜欢!
田润德记于2003年7月16日 |
|
海布勒Ingrid
Haebler 1929-奥地利女钢琴家,父母为波兰人,11岁在萨尔茨堡公开演奏,
在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后进维也纳音乐学院、日内瓦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是玛格丽特·隆班上的学生。1952年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获二等奖,1954年参加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和日内瓦舒伯特钢琴比赛,均获一等奖。海布勒的演奏追求一种清新、清纯的效果,追求音色的微妙层次区分与音阶性经过句中颗粒型音色的效果。海布勒好像天生是为演奏莫扎特而出生的,她从小在莫扎特的氛围中长大.她演奏的莫扎特,无论是协奏曲、奏鸣曲还是小品,都被认为是最有味道的莫扎特。 |
|
|
|
|
莫扎特效应-关于K448的故事 |
关于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K448,还有许多传奇的经历,首先他就是莫扎特效应的代表作品之一。国外的评论为“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一说最初为公众熟悉是在1993年。当时弗朗西斯·劳谢尔博士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36名心理学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测试。在聆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K448)》后,接受测试的学生的IQ测试成绩普遍提高了8到9分。虽然这种提高只是暂时性的、只在听完乐曲后的10到15分钟内有效,劳谢尔博士和她的同事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IQ成绩的提高正是莫扎特音乐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作用的一个表现。传媒界随即把这一发现冠名为“莫扎特让你更聪明”。测试结果公布后的第二天,美国各地的音像店里挤满了满怀期待的顾客,他们把货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抢而空。”
“从1993年开始,普通美国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把音像店货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抢而光,拿回去给自己的宝宝听。因为当时各大媒体都登出这样的头条:“莫扎特让你更聪明。”这条新闻的根据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戈登·肖和弗朗西斯·劳谢尔的一项测试结果: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K448)》,受试者的智商平均提高8至9分。这就是所谓的“莫扎特效应”。”
另外,把莫扎特的音乐应用到癫痫病治疗中是简金斯教授身体力行的第一项实验。简金斯教授再次选用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K448)》。结果参加实验的癫痫病患者脑部的典型癫痫病活动症状大多都得到了控制。利用计算机对数位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后,简金斯教授发现了莫扎特与巴赫的音乐的共同点:它们的“旋律周期”都较长,即:同一作品中旋律有规律地重复,但重复的间隔较长;对空间判断思维或癫痫病无效的音乐则不具备这些特点。简金斯教授的结论是:音乐对健康的益处不只体现在莫扎特的音乐上。不管所谓“莫扎特效应”的证实现在还需要多少实验证据,进一步研究音乐与人体身心健康的联系都是必要的。
“所谓“New
Age”音乐因为与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K448)》拥有类似的曲式结构而具有类似的治疗作用。新近进行的大脑扫描表明,人脑中有很大一片区域被分配给聆听音乐:节奏与音高属左半脑管辖,音色与旋律属右脑管辖。负责空间思维的大脑区域恰好与处理音乐的这些区域部分重合。简金斯教授由此推测:聆听音乐显然有益于空间判断思维的发展。简金斯教授还进一步建议,应当把“莫扎特效应”应用到比儿童启蒙更广泛的领域里。
今天音乐治疗学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特别是在莫扎特音乐运用上,历史上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重视莫扎特的音乐对儿童的启蒙和身心的调节
以及疾病治疗的作用了,相信这项研究一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为了孩子大家应该予以更广泛的关注。 |
|
【钢琴】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 作品448 双钢琴
|
|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
448快板行板快板莫托钢琴双人组第一乐章:精神快板(00:00)第二乐章:行板(7:58)第三乐章:莫托快板(17:04) |
Mozart Sonata D major for two pianos K 448 Allegro Andante
Allegro molto piano duo 1st movement: Allegro con spirito
(00:00) 2nd movement: Andante (7:58) 3rd movement: Molto Allegro
(17:04) |
|
莫扎特手稿版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霍夫曼&海布勒 |
|
【总谱】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霍夫曼&海布勒 |
曲:Sonata for 2 pianos
in D major, K. 448/375a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演奏:Ingrid Haebler(英格丽·海布勒)
Ludwig Hoffmann(路德维希·霍夫曼) |
|
莫扎特总谱印刷版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霍夫曼&海布勒 |
|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 |
Mozart: 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 K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