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able>
|
|
2023年4月2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于3月28日去世,享年71岁。>>>详细阅读<<< |
|
|
|
|
|
|
|
|
|
|
|
|
|
|
田元与安布勒的老柴 |
|
|
|
|
|
|
|
|
|
11月4日晚,田元手握Schmieder教授刚刚从洛杉矶colburn基金会借来的价值7万美金的小提琴,眼角眉梢都充满着热情自信地走上了Upper
Dubin Lutheran Church的舞台,迎接他的是观众和交响乐团演奏员们的雷鸣般的掌声。田润德编译文/图>>>详细阅读<<< |
|
|
|
|
|
|
|
|
|
李心草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
|
|
|
|
|
|
|
|
|
今天(11月16日)上午,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会议,正式宣布指挥家李心草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李心草,1971年生于云南,现任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兼首席指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详细阅读<<< |
|
|
|
|
|
|
|
|
|
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去世 |
|
|
|
|
|
|
|
|
|
据中国音乐学院官微消息,我国声乐教育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15日11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金铁霖,满族,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等。>>>详细阅读<<< |
|
|
|
|
|
|
|
|
|
莫扎特真迹展来华 |
|
|
|
|
|
|
|
|
|
莫扎特真迹展重磅来袭 |
|
|
|
|
2015-09-20
放在恒温恒湿的手提保险箱由专人贴身保管,坐飞机、入境都有专座和专门的绿色通道,这批“来头”不小的展品是来自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基金会的16件馆藏珍贵文物。从今天起,这16件珍品将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前厅展出,据主办方介绍,这是该基金会首次在中国办展,也是国内第一次成规模、成体系的莫扎特珍迹展览。
据了解,这16件文物当中,有一半系原件真品,包括3件莫扎特作品初版本,2张莫扎特版画肖像、2张描绘莫扎特家庭的版画,以及至今仍被音乐教育界奉为圭臬的由莫扎特父亲编写的教材出版本。 |
|
|
|
|
|
|
|
|
|
|
|
|
|
|
田元在德国卡温德尔音乐节上成功演奏老柴 |
|
|
|
|
|
|
|
|
|
2017年夏天,田元在德国卡温德尔音乐节上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大连电视台《为你而来》节目组录制 |
|
|
|
|
大连电视台《为你而来》节目组亲临德国米滕瓦尔德的卡温德尔音乐节现场在在圣彼得保罗大教堂的音乐会上成功的现场采访录像,后半部分为田元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
|
|
|
|
|
|
|
|
|
《黄河大合唱》最权威演绎者,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去世 |
|
|
|
|
|
|
|
|
|
2017年6月18日,中国指挥家严良堃去世,享年94岁。乐评人蒋力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称:“父亲节,严老爷子今晨遛弯去了!一代合唱指挥大师!”
严良堃,1923年生于湖北武昌,著名指挥家。他是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前为中央乐团合唱团)创办人之一,任中央乐团合唱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合唱指挥学会理事长。
他的第一个指挥老师就是《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冼星海。
1938年,严良堃参加抗敌演剧九队,后调至孩子剧团。跟从冼星海学指挥,并自学乐理、和声。1940年,他首次指挥了“孩子剧团”,公演了《黄河大合唱》。他曾被誉为《黄河大合唱》最权威的演绎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笑称自己是《黄河大合唱》“专业户”,“我的老师冼星海用6天时间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的最初版本。我从17岁开始指挥《黃河大合唱》,至今已指挥了上千场。”2011年,上海大剧院演出了完整版的《黄河大合唱》,88岁的严良堃现场担任指挥,轰动一时。 |
|
|
|
|
|
|
|
|
|
林克昌逝世享寿89岁曾获金曲最佳演奏人
|
|
|
|
|
|
|
|
|
|
(中央社記者江佩凌台北16日電)文化部今天表示,傳奇華人指揮家、小提琴家林克昌在澳洲墨爾本當地時間15日逝世,享壽89歲,文化部長鄭麗君聞訊深表惋惜。
林克昌過去與台灣交響樂團交流合作甚多,曾經擔任長榮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以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客席指揮。
他對於俄國後浪漫派時期作品,如柴可夫斯基等,尤其有獨到的詮釋。林克昌曾於西元1999年以「林克昌指揮柴科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專輯,榮獲第10屆金曲獎「最佳演奏人獎」。
文化部表示,他卓越的音樂才華及教學風範,對於年輕音樂家傾囊相授,最為後輩所景仰。近半世紀來所留給樂迷們珍貴的音樂資產,相信可以成為樂界永遠的典範。
鄭麗君表示,林克昌對音樂的精確掌握、堅持與美學,曾帶給台灣樂壇無數的感動,我們向這位傳奇指揮大師致上最高敬意。1060616 |
|
|
|
|
|
|
|
|
|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李白-文学中的莫扎特 |
|
|
|
|
|
|
|
|
|
梅维恒(Victor H. Mair)(美国汉学家、敦煌学家
)的新作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于2016年7月1日问世,一个外国人写中国文学史,
且洋洋数百万言。梅氏学识渊博心智多维,善用更加深邃的眼光,发出具有独特见解的分析论断,在中国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书中不乏精彩之处,对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往我们仅关注他的思想性和艺术手法,称他热爱祖国山河、想象力出众,而本书作者一语道破,称李白是”文学中的莫扎特“,李白多用古风体,句式长短不齐,刻意保持韵律不规整,从而出奇制胜。李白的诗富于音乐性,以朗诵为主的时代,显然更具传播优势,作者认为李白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押韵方式。李白是文学中的莫扎特这一
形象生动的提法,给西方汉学热潮中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高峰,给人们重新认识诗人李白以及他的作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
|
|
|
|
|
|
|
|
|
深圳交响乐团欧洲巡演意大利梅拉诺音乐周演出大获成功 |
|
|
|
|
|
|
|
|
|
梅拉诺音乐周是意大利首屈一指的音乐节,今年是第31届。9月13日,深圳交响乐团一行百余人来到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梅拉诺(Merano),参加一年一度的梅拉诺音乐周。因为这是意大利规格最高的音乐节名家名乐团高手云集,像斯卡拉爱乐乐团,指挥:里卡尔多•夏伊、
捷克爱乐乐团,指挥:吉里•贝洛拉维克、
伦敦交响乐团,诺塞达担纲指挥;法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由大卫•津曼指挥,还有MDR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韩国广播交响乐团等,而由总监林大叶担纲的深圳交响乐团,位列其间,赫然出现在广告牌上。
深圳交响乐团不负众望,和世界名交响乐团一道,为本届梅拉诺音乐节增辉添彩,他们带去的中国元素《枫桥夜泊》等令人耳目一新。小提琴家陈曦演奏了《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加演了《俄罗斯民歌》和《美丽的罗斯玛琳》让观众亢奋。下半场演奏了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意大利随想曲》,乐队安可哈恰图良的《列兹金卡舞曲》让观众沸腾起来。演出结束后,音乐总监安德里亚斯紧紧握着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的手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中国声音。 |
|
|
|
|
|
|
|
|
|
哈农库特去世,古乐辉煌时代落幕 |
|
|
|
|
|
2016年3月6日,在亲人的陪伴下,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1929.12.06-2016.03.06))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附近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虽然哈农库特位列万人迷指挥行列,曾两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但他广为世人敬仰的,还是作为本真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观看全文 |
|
|
|
|
|
|
|
|
|
|
音乐神童--莫扎特最喜欢这里的咖啡,你不来上一杯吗? |
|
|
|
|
|
|
|
|
|
咖啡馆是欧洲人传统的生活空间,奥地利作家Peter Altenberg有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正是欧洲人惬意的生活写照。
在欧洲几乎转角就能遇到咖啡店,这些散落在街边的咖啡店外表看起来或许没有特别之处,可如果你提前做一番攻略,没准发现转身就能遇到肖邦、雪莱、莫扎特、毕加索...等众多名人曾经坐过的位子,品味着他们喜欢的浓香。闭上眼睛的一刹那,你是凡?高画中咖啡馆的坐客。
托马塞利咖啡馆是奥地利最古老的咖啡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莫扎特在生前经常光顾这里。(更多名人咖啡店) |
|
|
|
|
|
|
|
|
|
哈尔滨大剧院落成 |
|
20151022
哈尔滨大剧院是哈尔滨新的标志性建筑,它依水而建,与哈尔滨音乐城的设计相一致,体现北国风光湿地景观的设计概念。作为公共建筑设施,哈尔滨大剧院力图从剧院、景观、广场和立体平台多方位给市民及游人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在大剧院设置了特有的人行观光环廊和景观平台,游人可俯瞰周边湿地,领略哈尔滨独具特色的自然湿地风光。作为地标建筑,夜晚的哈尔滨大剧院也将成为冰城标志景观建筑。详细>>
|
|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被免职 |
|
王次炤,男,1949年10月出生,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1992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98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2015年6月,王次炤在其女儿举办婚礼中,利用职务便利,接受与该校有共建关系北京某国际艺术中心提供的婚宴优惠价格,邀请学校同事、下属参加婚礼并为婚礼服务(其中包括学校领导班子成员5人),造成不良影响,其行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的廉洁纪律。
2015年12月1日,经教育部党组、北京市纪委研究决定,给予王次炤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委员、院长职务。
|
|
韩国版轻歌剧《莫扎特》问世 |
|
2015年韩国版音乐剧《莫扎特》问世。这出音乐剧1999年由维也纳音乐家米歇尔库泽(Michael Kunze)用德语创作编剧,音乐家萨佛斯特勒万(Sylvester
levay)作曲、并由奥地利音乐家在维也纳首演的,之后,又在德国汉堡演出过。坐定在剧院里,心里还在嘀咕,写奥地利人的音乐剧,穿上几百年前欧洲人服装的音乐家们用韩语来演唱,应该是一件比较滑稽的感觉。当帷幕拉开,剧场瞬间安静下来。详细>> |
|
古典乐坛著名指挥、意大利人克劳迪奥·阿巴多去世 |
|
2014/01/21
昨天,古典乐坛著名指挥、意大利人克劳迪奥·阿巴多去世,享年80岁。这位柏林爱乐的前艺术总监,位列“20世纪十大指挥家”,也曾因“卡拉扬接班人”的身份蜚声全球。阿巴多录制的马勒《第二交响曲》,至今都被认为是最出色的一个版本。阿巴多的成名很戏剧化。1989年,指挥界鼻祖卡拉扬逝世,谁来接卡拉扬的班,成了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当时,候选人一箩筐。朱利尼、腾斯泰德、马泽尔、阿巴多、小泽征尔、梅塔、毕希科夫、莱托……但经过柏林爱乐全体民主投票,最后阿巴多脱颖而出,担任柏林爱乐的第五任首席指挥。
当卡拉扬握了34年的指挥棒交给当时56岁的阿巴多时,世人都有些诧异。和卡拉扬的“乐霸”类型相比,阿巴多更加沉稳内敛,和乐手们的相处也更加融洽。曾有团员形容他,“总能让人很快平静下来。”
在古典乐界,阿巴多算是大器晚成的。50岁左右,他才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威尔第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格拉》,两年后,出任该院音乐总监。
风格上,阿巴多非常尊重原谱,最拿手的曲目是德奥作曲家大型管弦乐作品,曾录过贝多芬交响曲、孟德尔颂交响曲、马勒交响曲等唱片。尤其是马勒的《第二交响曲》,这张碟至今保持着同曲的销售纪录。
|
|
诠释莫扎特的杰出演奏家 |
|
作为第一位获得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女性,如今,黄滨的保留曲目已有30多首协奏曲、几十首大型奏鸣曲和几十首其他作品,基本囊括了小提琴文献的主要作品,其中,她对莫扎特有着尤其深刻独到的诠释。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古典音乐评论家汤姆·曼诺夫2007年在报纸上发表对黄滨演奏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评论中写道:“她是诠释莫扎特音乐的杰出演奏家,是我多年以来听到的最好的。她如歌的发音纯洁得令人不能忘怀,她的高雅优美使人回想起50年前那些伟大的小提琴家。” |
|
莫扎特逝世222周年 |
|
2013/12/05
历史上的今天:222年前的今天,年仅35岁的世界伟大的天才作曲家,奥地利维也纳古典乐派杰出的代表莫扎特逝世,莫扎特
|
笛。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幼年时被誉“音乐神童”,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
毕生创作了754部作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非常丰富多彩:包括:18首钢琴奏鸣曲,7首钢琴三重奏,2首钢琴四重奏,27首钢琴协奏曲,35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10首双钢琴作品,15首钢琴变奏曲,以及其他钢琴小品数十首。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包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
|
莫扎特钢琴时隔两百多年首次回到维也纳 |
|
2012年10月27日消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生前使用的一架钢琴2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展出,时隔两百多年首次回到这名古典音乐家在音乐之都的故居。
莫扎特1782年向当时维也纳最出名的钢琴制作师安东·韦尔特购买这架古钢琴,随后9年几乎每天弹奏,写出超过50部作品。
这架古钢琴较现代钢琴小且轻,重85公斤,声音更为清晰。
莫扎特1791年病逝后,妻子康施坦茨把钢琴留给儿子卡尔·托马斯。莫扎特百年诞辰之际,托马斯把钢琴捐给莫扎特故乡萨尔茨堡的莫扎特纪念馆。
这架古钢琴(上图)将在维也纳莫扎特故居展出,为期两周,最后用于一场莫扎特作品演奏会。这是它自1791年以来首次回到维也纳莫扎特故居。
钢琴收藏家约瑟夫·迈因加斯特1975年以来一直照看这架钢琴,他告诉路透社记者:“纪念馆员工的职责是让所有物品尽可能保持原样。如果他们改变什么,会心里有愧。不过,这件乐器是用于演奏,不仅仅是一件博物馆藏品。”
俄罗斯钢琴家亚历山大·梅尔尼科夫定于11月7日用这架古钢琴弹奏莫扎特作品。他说:“这绝对是一名音乐家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
|
播放莫扎特古典音乐 新西兰基督城犯罪率大降
|
|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9日报道,新西兰第二大城基督城闹区商家发现,去年开始用扩音器播放抚慰人心的古典音乐后,犯罪事件剧减。这种“莫扎特效应”已成当地政府打击犯罪的秘密武器。
基督城城市购物中心和附近区域原本经常发生犯罪事件,颇让当地商家、居民和警方头痛。去年六月开始,购物中心决定全天播放莫扎特等18世纪音乐家的作品,发现对减少暴力、违反社会秩序等犯罪事件效果惊人。
据统计,这家购物中心和附近商家出动安保人员解决的违反社会秩序事件,前年10月多达一周77起,到上月剧减为一周2起。前年的吸毒、酗酒相关闹事案有16件,今年至今一件都没发生。
基督城市中心商业协会经理朗斯戴尔表示,原本打算播美国情歌圣手巴瑞曼尼洛(Barry
Manilow)的歌曲,后来发现部分消费者对这种曲子很反感,可能会影响业绩,且古典乐较能抚平情绪。
他说,古典音乐听起来顺耳,最好的反犯罪背景音乐会融入周遭背景。“现在民众现在会停坐在这一区域,因为他们更有安全感”。由于效果显著,除了这家购物中心,现在附近许多商家都播放古典音乐。
警方也同意古典乐改变了购物中心和附近区域的气氛。当地警分局高级警官史拜特说,音乐创造利于良好行为的环境。他说:“如果你到了一个好像没人管的地方,到处吵吵闹闹的,就会给人一种‘没人在乎’的印象,好像你可以为所欲为。古典音乐则有一种让人平静的效果。”
除了基督城,新西兰奥克兰也有类似措施。 |
|
德國發現莫扎特遺物古董鋼琴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
|
2010-08-05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可能使用過的一架鋼琴日前在德國被發現,一旦被專家認可,其拍賣價格可能達到數百萬歐元。
中國日報綜合外電報道,這架鋼琴製造於1775年,鋼琴製造商馬丁.貝克於上個世紀80年代在德國南部城市巴登一名來自法國斯特拉斯堡的古董商手中購得。
貝克決定將這架鋼琴拍賣時引起一名音樂史學家的注意,史學家認為這可能是莫扎特在斯特拉斯堡居住時曾彈奏過的鋼琴。
現保存在維也納的一幅油畫中顯示,與莫扎特同時代的作曲家約瑟夫.海頓在彈奏一架鋼琴,可能就是貝克的這架鋼琴。
報道稱,克里斯蒂拍賣行曾在2003年證實過這架鋼琴的出處,不過這所拍賣行的一名發言人日前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在美國的樂器專家從來沒有鑒定過這架鋼琴。
有專家曾表示,如果被證實出處,這架鋼琴可能升值至數百萬歐元。 |
|
高参被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大学授予了莫扎特大奖 |
|
2010年,中央音乐学院高参被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大学授予了莫扎特大奖,莫扎特大学仅向全球十位杰出的青年艺术家颁发此奖章,以表彰他们在国际舞台上为推广古典音乐所做出的贡献。他的首张演奏专辑将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建院70周年特别推荐项目之一,由天天艺术于11月向全国发行。
高参师从于已故著名小提琴教育泰斗林耀基教授,以及美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大师柯尔特.萨斯曼斯豪斯教授。除了在世界各地的演出外,他现在同时任教于中国和美国两所顶级音乐院校,
任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师,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客席教授,他是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客座教员。 |
|
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称号 |
|
本报西班牙巴塞罗那专电(特派记者 董爱丽)
6月22日,中国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Music City-Harbin,China)称号
20100624
当地时间6月22日20时30分,在联合国所属的西班牙巴塞罗那Constanza大厦,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晓萍从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手中接过联合国授予哈尔滨的“Music
City-Harbin,China”奖牌。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司长钱海燕、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王士雄出席授牌仪式。详细>>
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授予意大利博洛尼亚(Bologna,
Italy)、西班牙塞维利亚(Seville,
Spain)、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
Scotland)、比利时根特(Ghent,
Belgium)与中国哈尔滨(Harbin, China)为“音乐之都”的荣誉称号。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德语:Wien,英语:Vienna)是闻名于世的“音乐之都”,堪称“音乐首都”。音乐之都也是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某些“创意城市”的七大主题荣誉称号(文学之都、音乐之都、电影之都、设计之都、民间艺术之都、媒体艺术之都、烹饪美食之都)之一。 |
|
一分两半各自辗转
莫扎特手稿“分居”170年再团聚 |
|
|
|
|
|
|
|
|
|
|
莫扎特的一生都在坎坷和病痛中度过,但他的创作手稿却在他身后变得价值不菲。他的妻子康斯坦策在他去世几十年后曾将他的一份手稿一分两半,分别变卖。这两个半份手稿从此踏上了各自的流浪之旅。如今它们终于在大英博物馆重新“团聚”了,泛黄的手稿将天才音乐家飞扬的乐思呈现在我们眼前。
据英国《泰晤士报》1月12日报道,莫扎特的这份手稿在正反两面都有乐谱。其中正面是D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的片断,反面是F调弦乐四重奏的片断,大约是莫扎特在1773年创作的。那时他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早已在欧洲音乐界成名,正处于从“音乐神童”向一个严肃的音乐家转型的过程中。
1791年,年仅35岁的莫扎特逝世,身后留下了大量债务,他的妻子康斯坦策为了还债,只能变卖莫扎特留下的手稿。为了能多赚点钱,康斯坦策想到一个好办法——把手稿一分为二。大约在1836年,康斯坦策用一把刀,沿着手稿正面的钢琴协奏曲的两个乐章之间割了下去。同时,背面的F调弦乐四重奏也被分了家,上半部分是小提琴乐谱,而下半部分则是大提琴和中提琴乐谱。
康斯坦策把下半部分卖给了巴伐利亚政府官员扎特勒先生。这之后,它就从一个收藏家手中传到另一个收藏家手中,从欧洲大陆飘洋过海到了美国,从美国转了一圈又在英国落了户。1953年,一位英国作家在去世后将它捐给了大英图书馆。至于上半部分的流浪经历就更加扑朔迷离了。康斯坦策当年把它卖个了达姆施塔特大公国的宫廷乐师尤利乌斯·莱德克,之后就没了下文。直到几年前,这半部分才在一次拍卖中再次现身,后来几经辗转,也终于在日前归入了大英图书馆名下。
大英图书馆将在1月14至4月10日之间举办莫扎特音乐日记展览,纪念这位音乐神童诞辰250周年,届时人们将有幸目睹这份历经坎坷、重获完整之身的手稿。
另据报道,为了庆祝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捷克首都布拉格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纪念方法——推出一款“莫扎特甜点”。
以奥地利为中心的莫扎特纪念风潮已经席卷欧洲全境,如何才能与这位大师沾上亲、带上故呢?布拉格的纪念活动组织者认为:“我们需要找到一些事物,加强莫扎特与布拉格之间的联系。”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拿莫扎特爱吃甜食这一点做文章。
|
|
|
|
|
|
|
|
|
|
DNA检测揭开头骨之谜莫扎特头骨为赝品 |
|
|
|
|
|
|
|
|
|
资料图片:疑为莫扎特的头盖骨(图片来源:中新网) |
|
|
|
|
奥地利科学家8日宣布,经DNA检测,萨尔茨堡国际莫扎特基金会保存的头盖骨不属于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困扰了世界两个多世纪的“莫扎特头盖骨之谜”仍然悬而未决,在莫扎特250周年诞辰之际又增加了新的疑问。
头骨之谜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去世,埋葬在当地一处穷人的墓地中。由于当时草草下葬,也没有亲友在场,墓地的最初位置人们不得而知,莫扎特的遗骨也一直下落不明。
有传言说,一群盗墓者10年后将莫扎特的头骨偷偷挖了出来。历经种种曲折之后,这个神秘的头盖骨于1801年被发现,1902年起由萨尔茨堡国际莫扎特基金会保存。1940年之后,科学家们开始就头盖骨进行研究,对其真实性始终争论不休。
诞辰纪念
据英国《卫报》报道,为了确认莫扎特头骨的真伪,奥地利国家电视台去年出资进行了这个“头盖骨之谜”的国际研究,奥地利研究人员对可能是莫扎特头骨的标本进行了DNA测试,对从头骨上提取到的遗传物质进行化验分析。
而且,研究人员还将莫扎特头骨的DNA与莫扎特两位家族成员的DNA样本进行了比对。此前,考古学家专门从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家族墓地中挖出了他几个近亲的遗骨。几经周折之后,科学家们最终确定了莫扎特祖母和侄女的遗骨,并从她们的尸骨上提取了DNA样本。
本来,按照研究人员的设想,如果莫扎特头骨的DNA与这两个家族成员的DNA相匹配的话,就证明头骨确实是莫扎特本人的,如果不匹配,则证明头骨是假的。这些测试和比对结果将作为今年庆祝莫扎特250周年诞辰的纪念内容之一。
DNA测试
但是,当地时间8日晚上,在奥地利电视台播放的名为《莫扎特:搜寻证据》的文献纪录片中,研究人员公布的DNA测试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法医研究所的帕森斯教授说:“检测结果表明这三个人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该结果已被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的一个军队DNA鉴定实验室证明。”
由于参与比对的三具遗骨的DNA互相都不匹配,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莫扎特的这具头骨可能并不是他本人的;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一头骨是真的,但考古学家挖出来的莫扎特亲戚的遗骨可能有问题,这些遗骨也许并不是莫扎特家族成员的。对于此次的DNA测试结果,莫扎特的头骨到底是不是真的,现在仍然是个谜。
因何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莫扎特头骨之谜一直未解,但这具神秘的头骨也让各国考古学家和对莫扎特感兴趣的人痴迷不已。很多人热衷于对这具头骨进行研究,还有人提出了不同寻常的结论。
1991年,一位法国学者对这具头骨进行研究后,曾提出一个相当让人吃惊的结论——莫扎特可能死于因头部受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非此前被众多历史学家所认为的死于风湿热。
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是因为这位法国学者发现,在莫扎特头骨左太阳穴处有一处破裂的地方。这位学者认为,莫扎特可能是在一次摔倒时,把头骨撞伤的。而这一理论也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位天才音乐家在去世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忍受着剧烈头疼的痛苦。 |
|
|
|
|
|
|
|
|
|
最昂贵的音乐手稿 |
|
|
|
|
|
|
|
|
|
20151023彭丽媛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参观了莫扎特手稿。 |
|
|
|
|
莫扎特(1756—1791)的九部交响乐手稿,于1987年5月22日在英国伦敦沙斯比拍卖行售出时,标价高达4394500美元,创音乐手稿的最高纪录。这批手稿中包括交响乐第二十二号到第三十号,它们都是1773年至1774年间作者在奥地利萨尔兹堡创作的。当时的莫扎还是个少年。 |
|
|
|
|
|
|
|
|
|
梅纽因琴弓天价拍卖 |
|
|
|
|
|
|
|
|
|
一把梅纽因使用的主力琴弓近日在伦敦索斯比拍卖行拍得4万2千英镑的高价。这把琴弓由传奇琴弓制造巨匠Francois
Xavier Tourte制造于19世纪,预估价为2万5千英镑。Francois Xavier Tourte制造的琴弓被誉为琴弓界的“斯特拉迪瓦里”。
这把琴弓最初于1999年在索斯比的梅纽因遗产中拍卖,遗产共拍得7万5千英镑,比预估的4万英镑高出近一半。2009年琴弓由主人再度送到索斯比进入流通。这把琴弓是1929年埃米尔·赫曼送给梅纽因的礼物,作为梅纽因购得“凯文赫勒”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赠品。在1976年的自传中,梅纽因称这把琴弓“自己一直在使用”。
|
|
|
|
|
|
|
|
|
|
莫扎特音乐减少犯罪率 |
|
|
|
|
|
|
|
|
|
20080718/英国伦敦的不少地铁车站近日开始播放莫扎特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旨在减少犯罪率。1976年开始车站站长Nexus就在个别车站播放贝多芬和莫扎特音乐。这些音乐能够使人平静,遵守规章制度,继而减低地铁犯罪率。帕瓦罗蒂的歌曲也在播放列表中。
目前开始系统播放背景音乐的有伦敦的三条地铁线路,分别是地区线、大都市线和东线,属于旁线而不是主线,因此治安较差。除了上述几位作曲家,还选定了维瓦尔第、亨德尔、拉赫马尼诺夫和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地铁运营公司还拨出专款购买大量MP3的版权,以免曲目太少让人听了感到疲劳。去年英国首次尝试在公车站播放古典音乐,也是以莫扎特为主。乘坐环境得到相当改善。伦敦市警察局公布的官方数据表明自从播放古典音乐后,2005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损坏公物率下降了20%。 |
|
|
|
|
|
|
|
|
|
莫扎特乡关何处?德奥拼力相争! |
|
|
|
|
|
|
|
|
|
2006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年,为了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年,奥地利政府把这一年定为莫扎特年,
因为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发展在维也纳。但因为莫扎特的父亲出生在德国奥格斯堡,德国认为莫扎特应属德国人,也在加大了宣传力度,进行了莫扎特家乡归属的权利之争。在提前两年的宣传攻势上,奥地利加大了力度,动用了多种手段来宣传莫扎特,这是莫扎特年用飞机来宣传,在飞机上都印上了莫扎特年的标志。 |
|
|
|
|
|
|
|
|
|
細菌愛聽莫扎特 |
|
|
|
|
|
|
|
|
|
和諧旋律助分解
細菌也愛「聽音樂」?德國柏林一家污水處理廠每天播放莫扎特的音樂,希望以此刺激細菌生長、加速污染物分解,沒想到竟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位於特羅伊恩布里岑(Treuenbrietzen)的污水處理廠,最近播放莫扎特的音樂給污水槽裡的細菌聽。處理廠採用的是德國「蒙德斯公司」(Mundus)創辦人史圖基(Anton
Stucki)的方法。史圖基解釋說,細菌喜歡和諧的韻律,播放莫扎特音樂的同時,將大量氧氣注入水池中,就能刺激細菌更加活躍。
該處理廠以每個月400歐元的價格,向蒙德斯公司租用一套能夠精確複製音樂廳效果的立體音響系統,不停播放《魔笛》、《費加洛婚禮》等莫扎特的歌劇。污水處理廠經理達利蕭表示,估計一年可節省約數千歐元的能源成本。(綜合報道) |
|
|
|
|
|
|
|
|
|
莫扎特的儿子 |
|
|
|
|
|
|
|
|
|
弗朗茲·澤維爾·沃爾夫岡·莫扎特(Franz Xaver
Wolfgang Mozart,1791-1844) |
|
|
|
|
沃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有兩個兒子。他們都沒有結婚,斷了家族血脈。卡爾·托馬斯·莫扎特(Carl
Thomas
Mozart,1784-1858)在奧地利當公務員。他可能有點音樂天分,跟大師杜塞克學習彈鋼琴,技術據說不錯。但他從未公開演出,也沒寫過一個音符。另一位是弗朗茲·澤維爾·沃爾夫岡·莫扎特(Franz
Xaver Wolfgang
Mozart,1791-1844),父親死時他才五個月大,后來成了職業音樂家。
要說不知名的作曲家,誰能跟小莫扎特相比!1940年代著名音樂學家卡爾·蓋靈格寫了一篇論文介紹弗朗茲·莫扎特,說他的音樂“帶點兒憂郁……有些微妙的特別的魅力……值得重演……”然而可憐的弗朗茲在我們的時代留下的印跡與他自己的時代無異。他生也悄悄,死也悄悄,一輩子離群索居,無毒無害,完全沒有光輝的莫扎特姓氏帶來的力量和自信。
關于他的版畫也極少。他跟父親一樣矮小,面容精致、憂郁,沒什么陽剛氣。我們對他的生平和內心活動知之甚少,還好有文森特·諾貝羅夫婦的日記,他還不至于完全湮沒在歷史中。
链接:莫扎特家谱
|
|
|
|
|
|
|
|
|
|
莫扎特遗孀真容曝光德国南部 |
|
|
|
|
|
|
|
|
|
前排最左为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斯·韦伯
|
|
|
|
|
2006年,德国南部城市阿尔特廷当地政府承认,他们发现了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其中包括了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斯·韦伯。
这张照片拍于1840年秋天瑞士作曲家马克思·凯勒家的仓库前,当时韦伯78岁,档案显示,这是韦伯惟一的一张照片。
康斯坦斯·韦伯在1782年嫁给了奥地利天才作曲家莫扎特,并为他生了6个孩子,其中只有两个存活下来。而当莫扎特于1791年逝世之后,29岁的寡妇韦伯嫁给了丹麦外交官乔治·尼森,后者后来出了一本莫扎特传记。
不过,这张照片并不是原始照,而是在19世纪上半时期制造的复制品。当地政府称,该照片本来并不知名,但最近才确认坐在最左边的就是莫扎特妻子韦伯。
(新京报)
|
|
|
|
|
|
|
|
|
|
莫扎特一幅新肖像被发现 |
|
|
|
|
|
|
|
|
|
|
|
|
|
20051105
德国柏林市的画廊Gemaeldegalerie日前宣布,一幅莫扎特的肖像作品日前被发现。这幅画像长80厘米,宽62厘米,是德国艺术家约翰·乔治·艾德林 格1790年于慕尼黑所作。而莫扎特1791年去世,因此这幅作品可能是莫扎特的最后一幅肖像。 Gemaeldegalerie画廊同时宣布,这幅作品将在莫扎特生日——2005年1月27日起在画廊展出,也就是伟大音乐家诞辰249周年的这一天向公众展出这幅画像。这幅作品是该画廊1934年获得的。该画像为柏林画廊70年前的收藏品,但在当时,人们并未认定其为莫扎特的画像。直到前不久,在画廊专家和莫扎特崇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电脑技术,这幅画像中的主人公才被确认为莫扎特。目前,画廊的专业人员已将画像修复,使其原貌得以重现。详细>>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