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提倡的是人道主义世界观和世界主义民族观。然而当第三帝国需要利用这位伟大作曲家的音乐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时,明显不相容于纳粹思想的莫扎特还是被树立为了一个“德意志民族主义者”。
在《莫扎特与纳粹:第三帝国对一个文化偶像的歪曲滥用》一书中,作者艾瑞克·莱维查阅了期刊、日记、演讲稿等大量档案材料,再现了纳粹利用莫扎特建立自己文化及政权优势的全过程。
本文摘选自第二章“德国的莫扎特”,篇幅所限有删节。
《莫扎特与纳粹:第三帝国对一个文化偶像的歪曲滥用》,[英]艾瑞克·莱维,杨宁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那个德意志人,那个最伟大、最神圣的天才,就是莫扎特。在这个德意志人的成长、教育和生涯中,我们能读出一切德意志艺术、一切德意志艺术家的历史。——理查德·瓦格纳
1933
年,纳粹统治的头三个月,见证了德国音乐生活中最激烈的变化。几周内,一大批显要的音乐家被新政权批为“在政治上和种族上无法接受的”,他们失去了工作,被迫离国。这个过程是分两步完成的。起先,纳粹政权默许纳粹党组织以武力宣示作为驱逐不受欢迎者的最有效方法。1933年3月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件。在德累斯顿,突击队员的抗议终结了弗里茨·布什在歌剧院的指挥生涯,加速了他离开德国的步伐。纳粹媒体还通过恶毒攻击强迫歌剧管理层把库尔特·魏尔的新作《银湖》逐出玛格德堡、埃尔福特和莱比锡的舞台,并成功地让作曲家相信,他个人能够生存的唯一选择是穿越国界,逃往法国。对付布鲁诺·瓦尔特,用的则是一套略有不同的策略。1933
年3
月,这位著名指挥家被迫退出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以及柏林爱乐乐团已经排定的演出,因为如果音乐会如期举行,当局将拒绝保证公众安全。瓦尔特对此行径的回应是,取消了德国境内所有的演出,隐退到奥地利塞默灵,据称“心碎难愈”。
这样令人不安的事件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在特别容易成为纳粹宣传目标的人心中产生了恐惧感。但尽管如此,当局还是无法只依靠政治宣示,把它作为驱逐此类人群的最有效办法。因此,次月,在决定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确保全面除掉纳粹认为在种族和政治方面不受欢迎者之后,惩罚政策就进入了新阶段。1933年4月7日,《恢复职业官吏法》颁布,有效地终止了许多正在乐团、歌剧院和音乐学院工作的人的雇佣合同。
在这一动荡而不确定的时期,新政权需要安抚群众,说这样的行动不会完全破坏国家的音乐体系。相反,纳粹辩称,把布什、魏尔和瓦尔特这样的人除掉,是走向重建日耳曼民族国家自豪感的许多必需步骤之一。然而,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有一点很重要,即要以建设性的话语把当局表现为德国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者。不奇怪的是,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末篇汉斯·萨赫斯所唱的“敬仰你们的德意志大师”一语,被不知羞耻地用来支撑这样的话语。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当局承诺要团结的德国大师就是一群被操纵的精英作曲家,可以被呈现为纳粹意识形态的重要先行者。
不可避免地,用纳粹意识形态来包纳这些作曲家具有多少说服力,是因人而异的。在19世纪人物中,瓦格纳被宣扬为其世界观最为接近地预言了纳粹世界观的作曲家。相似地,安东·布鲁克纳被塑造为一个可信的纳粹偶像。和瓦格纳一样,这个过程中,希特勒对这位作曲家极为强烈的个人认同显然是因素之一。其生平也是部分原因,例如,布鲁克纳对瓦格纳的高度景仰,他单纯的农民背景,以及人所共知的观点——他的作品在被犹太人占领的报界惨遭挞伐。
在瓦格纳和布鲁克纳以外,贝多芬是伟大作曲家中最重要的“原型纳粹”。虽然有些地方把他描述为标准的革命家,其世界观有着强烈的民主原则,但纳粹把他诠释为一个领袖式的人格,通过意志的力量与坚定,也通过他英雄性的、鼓舞人心的音乐征服了音乐界。类似的策略也用在其他17、18世纪出生的作曲家身上。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而言,有必要淡化他作品中的宗教背景,而把这位“北欧”复调大师呈现为对生活具有“民间”感觉的原型的德国人。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尽管大半辈子没有待在德,他还是被相似地诠释为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然而,对作曲家这方面形象的强调随着政治局势而有所变化。1935年,在亨德尔诞辰250周年的庆典中,他侨居英国一事被视为德英两国所共享的文化价值的象征。四年后,在战争爆发之际,就不可能再做这样的宣传了。亨德尔于是被描绘成拒绝完全融入英国社会、在伦敦的敌人向他发起恶毒攻击时仍然坚守着德国式原则。
给莫扎特穿上类似的纳粹紧身衣最终是一个极为棘手的过程。有一些麻烦的事情,例如莫扎特和共济会的紧密关系和与犹太人的联系必须被蒙混过去。然而,纳粹掌权后,有一个问题似乎立刻被解决了:把作曲家论证为一个坚定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
莫扎特:德国人还是奥地利人?
在纳粹掌权后民族复兴的气候中,谈论任何文化和历史方面的重要人物,都必须把他们的德国爱国主义放在中心位置。因此,可以预见,由莱维茨基专门选出并进行仔细研究的书信将得以广泛流传,任何地方主打莫扎特作品时也都会加以强调。因此,几乎所有关于莫扎特的书写——无论在音乐厅还是歌剧院节目册中,在新闻报道还是音乐学刊物中——都回响着同样的情感,强调莫扎特明确宣扬的对祖国的爱。
有大量冗长的重复性材料,本质上说的都是同样的民族主义莫扎特观,即“一战”以来的莫扎特文献已经坚实地建立起来的观念。与其察看这些材料,不如看看纳粹在何种程度上成功地用莫扎特的德国性来服务于他们自己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目的——那要有用得多。一个早期的目标是破坏奥地利共和国的独立,为德国和奥地利最终的合并铺路。在这方面,莫扎特的遗产被用作攻击奥地利人的文化宣传武器。当时奥地利人依然认为莫扎特是他们自己的作曲家。萨尔茨堡音乐节因其当时正被犹太人的利益所主导,对纳粹来说格外麻烦,这在纳粹看来是对莫扎特德国精神的背叛。纳粹上台后,几乎立刻就开始破坏音乐节的生存状态。在另一件事上,当局甚至可能受到比利时警方举动的鼓舞而对萨尔茨堡展开攻击。纳粹的隔离主义文化政策严重限制雇佣外国人,比利时警方对此作出回应,在1933年5月禁止马尔默迪和圣维特上演《费加罗的婚礼》。这一措施间接承认了莫扎特是德国人。
为反制奥地利的宣传,纳粹试图强化莫扎特是德国爱国者这一观念,不仅通过印刷品宣传,也通过改编他的音乐、组织特别的莫扎特音乐节来做到这一点。在这一时期,歌颂国家的情感压倒一切。在这种情感的鼓舞下,莱比锡的基斯特纳和西格尔出版于1933年5月出版了莫扎特的《德国颂》。我们不必补充说莫扎特的作品中根本没有这一标题的曲子。然而音乐却是可信的,其素材出自英雄戏剧《埃及王泰莫斯》的第一段合唱“太阳,你已落去”。这部改编作品出自知名编辑马克斯·弗里兰德之手,手法上为了符合混声合唱、男声合唱或学校合唱的要求而有商业考虑。他把原曲的文本换成了瓦勒里安·托尔尼乌斯所作的爱国诗,开篇是“我们赞美您,德国!我们的家乡!”
《德国颂》无疑反映了第三帝国最初几个月中音乐出版界的一股特殊潮流,当时的市场特别能容纳颂扬民族革命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印行一首莫扎特创作的爱国颂歌,也可能是针对奥地利的宣传运动所激发的动作。此曲出版一个月后,奥地利查禁了纳粹党,德国人的反击则是不让德国艺术家参与即将到来的萨尔茨堡音乐节。
负责改编莫扎特《德国颂》的是一位犹太血统的学者,这点显然有些讽刺。仅在几年前,弗里兰德就曾感激地从列奥·凯斯腾伯格手中接下一项委约。凯斯腾伯格是普鲁士教育部的音乐顾问,极有影响力,后来他因为把施雷克尔、克伦佩勒、克莱伯和勋伯格带到了德国首都,成了纳粹的眼中钉。他请弗里兰德编撰一册德国民歌改编集,由魏玛共和国的一流作曲家们执笔,包括勋伯格和兴德米特。毫无疑问,弗里兰德因为早先和身为纳粹圈子憎恶之人的凯斯腾伯格有这层关系,在几年后被剥夺了此曲改编者的名分,而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印行的乐谱上这一点也许也很重要。不过,由《音乐时报》1933年6月号上刊载的《德国颂》广告来看,弗里兰德的种族身份和他早先的事业在这个时间点上并不要紧:
以这部合唱作品,我们向德国诸合唱协会和学校合唱团呈现一首几无可能写得更美、更有价值的爱国作品。文本中“光”的象征——在莫扎特的音乐中得到宏伟的体现——实际上要求我们从爱国主义的角度进行重新诠释。此前几十年来一直为国内外打造真正的德国艺术铺平道路的舒伯特学者马克斯·弗里兰德为我们带来这部合唱作品,使我们深感欢喜,特别是在民族重生的这一时刻!由于目前正缺乏具有爱国性格的有价值、受欢迎的民族作品,莫扎特的这部合唱以最好的方式填补了这一空白。
罗兰·腾舍尔特在为《音乐》杂志评论此曲时尽显自信,称莫扎特的《德国颂》很快会成为“保留曲目”,但这部投机的改编曲似乎只获得了有限的传播。最终看来,也许正因为弗里兰德的“贡献”才让它没能留存下来。
1933年至1937年,针对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攻击逐渐加剧,不仅德国艺术家被禁止参与,德国游客也被禁止前往观赏。由此,
纳粹寻求在本国支持或创办纪念莫扎特的音乐节。事实上,在维尔茨堡就有个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现成替代品,那里的年度莫扎特音乐节由作曲家赫尔曼·齐尔歇在1921年创办。纳粹上台后,起初维尔茨堡的访客们无法觉察到音乐节的特点和演出安排有何不同;维尔茨堡莫扎特音乐节第一次受制于公然的政治目的是在1936年到1937年,当地的文化活动组织者奥古斯特·迪尔博士为齐尔歇的《致莫扎特(舞蹈幻想曲)》编排了一个“在话题上有关的”舞台版。齐尔歇此曲是莫扎特几首舞曲的改写。迪尔在编舞中,让三组不同的舞者依次出现,第一组穿着莫扎特时代的服装,第二组代表“作曲家那自由思想、永恒的幻想世界”,第三组代表当代,由穿着制服的希特勒青年团和德国少女联盟代表。几乎与此同时,德国的音乐会日历上增加了一系列专演莫扎特的新办音乐节:1936年是但泽、图宾根和弗伦斯堡,1937年是海德堡,1938年是安斯巴赫和温泉康城。这些音乐节经常在“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团体”赞助下组织,但它们基本上还是音乐事件,其目的是鼓舞一个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饱受失业困扰的音乐行业。纳粹作为此类事件的护卫者,当然可以获得振兴文化活动、促进当地旅游业和就业的名声。不过,这些音乐节并没有像1933年在拜鲁伊特高调赞助瓦格纳和两年后在哈雷高调赞助亨德尔那样,显示出政治上的优先性。
这种态度在德奥合并后会有所改变。在那之后,纳粹开始更积极地利用莫扎特,把他当作大德意志帝国的宣传符号。阿道夫·莫伊尔捕捉到希特勒行军进入维也纳城所带来的欢庆情绪,在为《音乐界信息》写作时,竟然认为德国和奥地利此时的合并是受莫扎特的理想所激发:
近一时期来的大事件终于让德国人、德国精神和德国性格联合在一个强大民族力量的觉醒中。这些事件像一座燃着烈焰的拱门一样跨越时间和历史,其间,这个早已预见并令人向往的行动终于成了现实。奥地利重新并归祖国,两个不可分割的国家在一个民族信念的统合力之下重新合而为一,这使我们能够心怀敬畏和欣赏地怀念我们整个思想历史上的那些专注地将壮志和努力投入这个目标的力量。无论战斗以何种方式打响,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精神还是艺术平台上,目标始终直指日耳曼民族认同,而这在我们时代正在被实现。在历史能够自我实现之前,许多呼吁者只能高高站起,大声为德国精神和德国性格呼喊。莫扎特这位萨尔茨堡的伟大公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发言人,他一次次强烈要求音乐中具有并展现出德国性;他本人如此强烈地具有日耳曼认同,以至身处国外令他备感折磨;他不得不每天向上帝乞求原谅,以使他能够为自己,也为“整个日耳曼民族”带来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