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用这首乐曲作背景音乐?在莫札特之旅网站开通不久,我的信箱中不止一次地接到这样的信件,你们网站能下载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448吗?我在什么地方能买到莫扎特的K448?心情之急迫令我同情,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偏偏要找这首乐曲?后来我了解到它的秘密:
网络搜索莫扎特K448后,我得到的是什么信息,令我吃惊不小,这里摘录几段,大家就会更了解为什么我们喜爱这首乐曲,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我们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向大家介绍莫扎特:
“所谓“New
Age”音乐因为与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K448)》拥有类似的曲式结构而具有类似的治疗作用。新近进行的大脑扫描表明,人脑中有很大一片区域被分配给聆听音乐:节奏与音高属左半脑管辖,音色与旋律属右脑管辖。负责空间思维的大脑区域恰好与处理音乐的这些区域部分重合。简金斯教授由此推测:聆听音乐显然有益于空间判断思维的发展。简金斯教授还进一步建议,应当把“莫扎特效应”应用到比儿童启蒙更广泛的领域里。
把莫扎特的音乐应用到癫痫病治疗中是简金斯教授身体力行的第一项实验。简金斯教授再次选用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K448)》。结果参加实验的癫痫病患者脑部的典型癫痫病活动症状大多都得到了控制。利用计算机对数位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后,简金斯教授发现了莫扎特与巴赫的音乐的共同点:它们的“旋律周期”都较长,即:同一作品中旋律有规律地重复,但重复的间隔较长;对空间判断思维或癫痫病无效的音乐则不具备这些特点。简金斯教授的结论是:音乐对健康的益处不只体现在莫扎特的音乐上。不管所谓“莫扎特效应”的证实现在还需要多少实验证据,进一步研究音乐与人体身心健康的联系都是必要的。
“早在1993年,普通美国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把音像店货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抢而光,拿回去给自己的宝宝听。因为当时各大媒体都登出这样的头条:“莫扎特让你更聪明。”这条新闻的根据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戈登·肖和弗朗西斯·劳谢尔的一项测试结果: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K448)》,受试者的智商平均提高8至9分。这就是所谓的“莫扎特效应”。”
“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应--“莫扎特效应”一说最初为公众熟悉是在1993年。当时弗朗西斯·劳谢尔博士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36名心理学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测试。在聆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K448)》后,接受测试的学生的IQ测试成绩普遍提高了8到9分。虽然这种提高只是暂时性的、只在听完乐曲后的10到15分钟内有效,劳谢尔博士和她的同事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IQ成绩的提高正是莫扎特音乐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作用的一个表现。传媒界随即把这一发现冠名为“莫扎特让你更聪明”。测试结果公布后的第二天,美国各地的音像店里挤满了满怀期待的顾客,他们把货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抢而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