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莫扎特之旅-最新文章
   

特别推荐

薛苏里现象

 

刘元举

20140211

 

 
   

 

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虽然不那么声名显赫,但他也是一路荣耀地走过来的。这与他能够在人生重要转折时刻果断把握机遇有关。他少年成名,很早就在黑龙江歌舞团担任独奏演员。但是,为了报考上海音乐学院,他“破釜沉舟”辞去令人羡慕的职位。而他从上海音乐学院学成之后,又荣幸地进了中国交响乐团,成为最年轻的首席和独奏演员。就在他前程似锦,深得李德伦赏识时,他又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加州大学音乐学院,在国际著名小提琴教授爱丽丝·勋菲尔德门下深造。

此后,命运之神朝他频频微笑:他相继获得“杰出艺术成就奖”“优秀学业成就奖”,并顺利考取圣地亚哥交响乐团。1992年,他又一次抓住了机会:在世界著名的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面对来自欧美各地一百多人的招考中,唯独选中了他。并从此成为该乐团的终身演奏家。不久,他又受聘于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成为该校第一位亚裔小提琴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既要成为一个好的演奏家,又要成为一名好的音乐教育家,这是薛苏里的毕生追求。

薛苏里在国内最受欢迎的演出是在2006年。他在北京音乐厅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这是部难以驾驭的大作品,对薛苏里而言,此曲竟有“托孤”之意义。20多年前他在踏上西方“取经”之路跟李德伦辞别时,李德伦紧握着他的手,建议他去拉老肖这个作品。当时李大师并未详述原因,但薛苏里在日后的成长感悟中,解读出这是李德伦那一代老艺术家们的情结,他们是留苏的,深受苏俄音乐的影响。而且,他现场看过奥伊斯特拉赫演奏这首协奏曲。在李老的心目中,这是一支里程碑式的曲子,拉好它,就是攀登上一个更高的标志性台阶。

作为上一代人的“托孤”,薛苏里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下了很多功夫,因此,在回国演奏时,他将肖斯塔克维奇A小调拉出了一种淋漓的大美,极具张力。既有奥依斯特拉赫的味道,又不失他自己的追求。尤其第三乐章“帕萨卡里亚”,他将这一古老的曲式谱写的最美旋律演绎得如泣如诉,妙不可言。让观众既惊叹老肖能写出如此大美的抒情旋律,也惊叹薛苏里的舞台深情感染力。

舞台上下的薛苏里判若两人。台上他高贵而霸气,台下他谦和而随性。他也喝酒,也谈天说地,但一切皆有分寸。

对于年过半百的小提琴演奏家而言,随着年龄增长,手指机能方面难免退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如果不每天勤奋练琴,手指便会因僵硬粘连而痛失灵光。然而,薛苏里在不久前与深圳交响乐团合作的老柴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却技惊四座,再难的乐句,他都举重若轻,一派洒脱状。他的弓法有种打动人心的“涩”,这种涩我曾与之探讨过,这是他经过长期修炼出来的“薛氏”弓法,是弓和弦的巧妙结合,而产生出来的独特声音,其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遒眉劲涩”之感,有如书法运笔。这也是他常年教学和舞台演奏实践摸索的结果。

到了这个年纪,许多同行已经回国谋取了一个好的位子,以舒适享乐姿态而笑傲江湖了,这些曾经的舞台英名早已成为过去。前些年回国的海归演奏家,在他们刚回国时的状态,与十几年或几十年后的演奏,简直天壤之别。为何那么熠熠闪烁的星级人物,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如旭日冉冉之时,却在回国之后迅速被阴霾所覆所蚀,而再难展现演奏家的风采与人性之魅力呢?

也许因为从小练琴太苦了,既然有了幸福生活,便选择了享乐从而放弃了艺术的苦练。这便成了一种现象:大凡在国外打拼多年功成名就者,一旦回国之后,便迅速荒疏舞台,疏离了艺术追求,这是一种腐化。这种腐化正在向更多的海归们招手。我所担心的是类似薛苏里这样的纯粹艺术家,如何保住自己的艺术生涯。

其实,这不仅是演奏家的艺术追求问题,而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问题,如果要像古代圣贤那样不坠“青云之志”,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炼,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演奏家的品格魅力,一定是建立在最纯朴的基点之上,这与喧哗躁动毫无关系。凡是对古典音乐有着精准诠释的演奏大师,一定是要融贯东西方文化,而且,一定要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性有着深入骨髓般的理解与体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热爱艺术,只有真正热爱,才会不离不弃,才会将自己提升到了一个相对高的人生境界。

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也是如此。他与薛苏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是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他在演奏方面被誉为新一代的“马友友”,但他似乎并不感兴趣这样的评价,他不希望像别人,更希望做好有个性的自己。我曾两次听过他的演奏,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他演奏的德沃夏克OP104是一次超水平的发挥,已经进入了大感觉,大抒情,大境界。

他们一个小提琴一个大提琴,他们都是中国孩子学这两项乐器的最好的“外教”,而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成果,也与他们自己的演奏一样,正处于艺术的辉煌阶段。

中国的古典音乐人才,最杰出的肯定在海外,那些将归未归者,诸如郎朗、王健、秦立巍、薛苏里等人。然而,他们什么时候归来呢?他们归来之后,会不会也像先前早些归来的那些才华很高的演奏家们那样,因疏于练琴而在舞台上销声匿迹了呢?这是笔者的一种深切担忧。就像担忧中国足球曾经的健力宝队,多么伟大的少年复兴,多少英雄豪杰的瞬间传奇,然而,随着他们的长大,随着他们的回国效力,却渐渐英雄气短了,竟至早衰。

有才华的艺术家,究竟如何保持你的艺术青春更长久,保持人格魅力更恒定呢?中国不缺星的,缺的是恒星。

目前国内的演出市场,风起云涌,中外演奏家犹如奔赴擂台,而媒体的乐评,要么一面倒追捧,要么轻描淡写地浅尝于某一场演出或某一个曲子的诠释,鲜有对于演奏家人格与成长环境的剖析,或者对于某种大的思潮与现象的综述。笔者才疏学浅,尤其对于小提琴也并非我的专项,但我是渴望从某些我所见到的普遍现象中,说出一种多年想说的话,并知道这仅仅是块砖,旨在抛出来引玉,引出类似和田玉那样的玉。

   
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www.mt77.com任何内容 

重要栏目推荐

莫扎特音乐鉴赏
名曲精选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K448
·降E大调木管五重奏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漫之旅

莫扎特年纪念

·代之旅 ·扎特年
·文化长廊 ·莫扎特肖像研究
·我的小提琴 ·莫扎特年随笔
·我的钢琴 ·莫扎特作品
·乐考级 ·维也纳莫札特年
·莫扎特年 ·我的1991
·莫扎特肖像研究 ·莫扎特研究
·莫扎特年随笔 ·莫扎特在格罗夫
·莫扎特论坛  
 
 
 
 
 
 
 
 
 
 
 
 
 
 
 
 
 
 
 
 
 
 
 
 
 
 
 
 
 
 
 
 
 
 
 
 
 
 
 
 
 
 
 
 
 
 
 
 
 
 
 
 
 
 
 
 
 
 
 
 
 
 
 
 
 
 
 
 
 
 
 
 
 
 
 
 
 
 
 
 
 
 
 
 
 
 
 
 
 

回首页>

            -->>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通用网址:莫扎特之旅;莫札特之旅;莫札特;MOZART。莫扎特之旅(mozart_travel)是一次温馨浪漫的旅行,我们诚邀您的加盟和参与!<<--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