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莫扎特之旅-最新文章
莫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浪漫之旅 文化交流 斗转星移 音乐比赛 我的小提琴 我的收藏 我爱读书 电子杂志 滚动新闻
                     

台上台下

——兼谈演奏家、指挥家和观众的烦恼

田润德

20130819

友情推荐

 

   

   

 

    音乐演出是个台上台下双向交流和互动的活动,流行音乐是这样,古典音乐更是这样,只是形式不同罢了,流行音乐需要的是台上台下一起跳,而古典音乐就需要眼泪慢些流,激情藏于心,台下静悄悄。而这里主要的是演奏水准和观众的素质问题了。就哈尔滨而言,现在来的好的演出寥寥无几,观众也没有兴趣来音乐厅听音乐会,这样观众的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而真来了一个高水平的演出,而有的又不对观众的胃口,哈尔滨的音乐欣赏水平真的下降了,好的演出团体也就更不敢来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了过去的堂堂的音乐名城,无高水准的音乐可看的尴尬局面,简直令人烦恼透顶。

    我记得中国青年报80年代末曾有一篇文章报道过:一个大提琴家在音乐厅中演奏,他坐在一把木制的椅子上,演奏的很好,可以说是琴声悠扬动人,但是就是有一点令在场的人大伤脑筋,他的坐椅上的钉子有一点松动,他在拉的非常投入的时候,就开始左摇右摆了,这时就听见椅子的“吱吱……吱吱”声响个不停,这声音也随着麦克传的很远,整个剧场都听的清清楚楚,而一旦音乐开始了,就象离弦之剑一样,不可能停下来,停下来就是个失败,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剑,这就给台下的观众带来了很多烦恼,台上烦不烦?烦!正是台下亦烦台亦烦,东风无力回天难。这是音乐厅中的一件小事,救场如救火,演出无小事,更何况人家是花钱来消费的,消费什么?来消费你的噪声吗?这不是一件小事!(以上的这个故事是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报上看到的)。

   李忠献-南韩著名指挥家,他的名声甚至在世界都有些名气,我记得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他来哈尔滨,指挥哈尔滨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交响乐专场,当时演出的剧场是哈尔滨青年宫剧场,当开演的铃声响了两遍后,大幕徐徐拉开,本来按惯例人们都是可以静下来的,但是今天来的多是在哈尔滨的朝鲜族人,他们象过节一样,老姐妹老朋友见面分外热情,前后左右唠个不停,这时的著名指挥家李忠献已经箭步来到了舞台中央,站到了指挥台上,此时的台下还是乱哄哄一片,李指挥几次示意让观众静一静,但是观众仍然没有要停聊的意思,此时等待了很长时候的李忠献很是生气,就上来一阵火,也露出了他的倔强的本性,他背朝着观众背手站在指挥台上,铁青着脸,一言不发、面目呆滞,此时的观众仍然不停地上演着自己的穷聊波尔卡,这样有僵持了一段时间,穷聊波尔卡嘎然尔止,剧场中突然静得鸦雀无声,李指挥还沉侵在刚才的穷聊波尔卡之中不能自拔,还是没有开始,这是的观众开始起哄,鼓掌声口哨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当时的情形让每一个懂点音乐的哈尔滨人汗颜不止,至少我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颜面再见青年宫,这个我们父辈捐钱建造的曾给我留下很好印象的剧场,据我所察从此大师李忠献也就再也没来过哈尔滨。

  那是一个平常而又非常的一天,2001年9月13日,美国世贸大厦被恐怖组织炸毁后刚刚两天,怀着心惊肉跳的心情来到公众聚集场所,但谁又不会移情这是美国纽约呢?说它平常就是因为这样的音乐会,我们是经常,甚至有一年哈尔滨之夏,我和我们室内乐团的杨时春竟然一天看了三场音乐会。我们还是应艾德乐器店老板我的同学李英豪之邀,如期来到了位于南岗区的北方剧场,昨晚虽然我儿子大元有病在身,大概是因我休假从镜泊湖刚刚归来染上的疾病,但我还是不想错过这场音乐会,妻子忧疑不决时,我还是坚持拉着她去了北方剧场,为了让她接受一下音乐的熏陶,留下一个病中吟的大元给了岳母。就匆匆赶到剧场等待“乐坛英豪”许忠大师的演奏,两遍铃声后一窈窕女子登台介绍,哈尔滨作为音乐名城今天迎来了许忠大师,说今天的演奏会非同一般,其意义不在于全国最大的琴行开业,也不在于许忠大师是享誉世界乐坛的钢琴大师,而在于大师在 6.17 车祸后首次登台亮相,以此来证明大师的身体康复和技艺的恢复。开场白说的极好,这让我想起去接从美国回来的同学乌力吉时宋立权说的,方弋等人大庆返哈时的车祸一事,当时许忠也在同一车上,也是死里逃生的,看来吉人自有天相。北方剧场诺大的空间只来了近半数的孩子和家长,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市民的音乐素养的提高程度来看,说哈尔滨是音乐名城确实名不副实了,那些严肃高雅艺术的爱好者哪去了,这样的音乐会竟无人问津,这都是不可思义的,看下面的情形更让人哭笑不得,剧场工作人员广播里一再提醒观众在音乐会期间关闭手机和呼机、曲目中间不要鼓掌。第一曲是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许忠上来向观众示意后并没理会台下乱轰轰的样子,马上就执著地投入到音乐当中去了,但观众对《热情》奏鸣曲太“热情”了,在第一乐章结束时观众就鼓起掌来,难怪连正在演奏的许忠大师都连连苦笑不止,在《热情》第三乐章时观众才静了下来,但还有零星的手机电话声和孩子们的打闹声,正是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来说,你的努力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我前面的三个琴童的打闹一直延续到萧邦的夜曲才宣告休战,但大师仍在非常真情投入的弹着,还真是具备大师的风范,看他的认真劲儿,他并不象我小时学琴时老师说的把台下的人头都看成是萝卜白菜,好像把台下在坐的都看成是地地道道的行家里手,只见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实际这里也真是鱼龙混杂,在座的我老师汪立三和夫人吴启芳就是地道的音乐家,一个教理论作曲一个教钢琴,都是一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要说是龙的话,汪立三应是世界音乐海洋的一条大龙,其《东山魁矣画意》和他的许多现代钢琴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许忠的执著是不无道理的,但类似的问题已前在我市的其它音乐会上也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特别是钢琴音乐会,所以人们好像已习以为常了,这简直太有损于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了。

  记得小时听到过一个西方的故事,说有一个小提琴家到农村演奏,来听音乐的人很多,但是后来人们陆陆续续都散了,只有一个老婆婆还呆呆的站在那听,演奏家问:“你为何不走?”老者泣不成声,答曰“:我听到你的琴声就马上想到我家丢失的那头驴子了”。这个笑话说明不了听众都属一个层次的,在哈尔滨市过去可不是这样的状态,特别在李中献来哈以前或大以前,从俄罗斯人修中东铁路到日本侵占东北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入侵,到解放后反右、文革从中直上海下放到北大荒大批的文化精英,汪立三等一批音乐家就是它的产物,这种东西方文化碰撞和强制性交流,造成了哈尔滨的浓重的文化底蕴和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质,翻开一张张历史的名片和地域的请柬,时光荏苒,刚刚还是清政府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却突然变成了殖民文化的畸形儿,在伤痕累累的中华文化下面,涌动着多少多元文化的血浆,正是这屈辱看坎坷的经历,哈尔滨才过早的成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包融性的城市,几十万计的四处流亡的俄籍犹太人,多少被希特勒迫害的无家可归的波兰籍犹太人、德籍犹太人都在当年的哈尔滨找到了他们的避难之所,也正是这些犹太人给哈尔滨带来了真正的西方音乐。作为文化名城,在中国首当其冲的应属哈尔滨,这不仅是哈尔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更主要的是哈尔滨就其文化交流来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的聚集之地,可以说是一个畸形文化的早产儿,就其这方面而言,哈尔滨市中国独一无二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城市,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丢掉了其生命中最最有价值的东西,简直就令人痛心疾首!          2003-12-10上文曾经发表在古典音乐网《田润德文集 》

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www.mt77.com任何内容 

重要栏目推荐

莫扎特音乐鉴赏
名曲精选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K448
·降E大调木管五重奏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漫之旅

莫扎特年纪念

·代之旅 ·扎特年
·文化长廊 ·莫扎特肖像研究
·我的小提琴 ·莫扎特年随笔
·我的钢琴 ·莫扎特作品
·乐考级 ·维也纳莫札特年
·莫扎特年 ·我的1991
·莫扎特肖像研究 ·莫扎特研究
·莫扎特年随笔 ·莫扎特在格罗夫
·莫扎特论坛  

回首页>

            -->>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通用网址:莫扎特之旅;莫札特之旅;莫札特;MOZART。莫扎特之旅(mozart_travel)是一次温馨浪漫的旅行,我们诚邀您的加盟和参与!<<--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