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欣赏的概述
1.音乐欣赏的定义
欣赏,审美的聆听。
赏乐固然要听,但听仅是现象,审美(感受美)才是本质。“听”只是生理的感觉:“耳鼓振动”,并无情智性的美感反映,动物也能。而“赏”,则是心理感受:“心弦振动”,伴有情智性的美感反映,动物不能(但不排除某些“天才”的动物有微弱美感反映的可能)。
听、赏之别古人已见出。唐代李颀在《听万安善吹筚篥歌》的诗歌中就感叹道:“世人解听不解赏”。李颀固然没有指明美感反映与否是听与赏的分界,但却指出赏有较强的情智活动:“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垂泪”——“心弦”振动了,这与我们今天的理解仍相合。听与赏之分别可简示如下图:
英国的柏西·布克在《音乐家心理学》中说:“欣赏必然喜欢,假如说我欣赏这首奏鸣曲,但我不喜欢它,这未免有点不明智和荒唐了。”他说的“欣赏必然喜欢”,还是心理的振动。
2.解“听懂”的迷惘
赏乐的“听懂”是令许多人迷惘的话题。迷惘,是受了文学欣赏价值取向的干扰。曾见一位在交响乐爱好者协会的大学生发问:“再听两年交响乐,以后我能不能每听到一部交响乐就知道它表现了什么内容?”回答无疑是否定的。这位学生陷入了赏乐的误区:在理念上,他把音乐当成了文学,追求对内容的懂;又把音乐当成了语言,要弄懂它“讲”了什么——这是受了文学“感染”的结果。文学内容所展开的广度,揭示的深度,都有比其他艺术过人之处,其美学理论也久居“头领”地位,影响广泛,遂使各艺术都受到“感染”,尤其音乐。要免除这“感染”,应做些理论上的廓清:
(1)廓清音乐本体
音乐和文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本体:文学,标志它存在的本体(本身)是内容,若没有内容,也就没有了文学;人们赏文学,就是赏内容。而音乐,标志它存在的本体(本身)是形式,若没有这形式,也就没了音乐;至于内容的有无,都不妨害它的存在。人们欣赏音乐,主要是赏其本体——音响形式。
(2)廓清音乐语言
笔者曾调查过“音乐语言说”(在讲课、讲座时)。问:“音乐是不是语言?”回答是令人吃惊的一致:“是。”看来“音乐语言”的说法是相当深入人心的。可当笔者又问:“那你们能用‘音乐语言’对话吗?”无回应了。其实“音乐语言”之说仅是比喻(借喻),而不是科学定义(定义不能用比喻),故而可以斩钉截铁地说:音乐就是音乐,不是语言。即使是一对夫妇音乐家,也不曾用“音乐语言”来对话,不然就会“不知所云”;当年年轻的贝多芬见了“海顿老爸爸”,也不能用“音乐语言”对话,因为音乐不具有文学语言那确切的表意功能,纵然是大师,也无法突破音乐手段的限制;罗曼·罗兰写《贝多芬传》、《亨德尔传》等也不动用“音乐语言”来写,盖因为此。——音乐,不照搬文学的欣赏法式,就可减少迷惘。不要忘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音乐(内容)是抽象的。
3.感性的懂——懂美
对感性(感觉性)的懂,人或许会疑惑:“懂”是理性理解的意思,那感性能懂吗?能。如狗啃骨头不啃石头,就是感性的懂:骨头能吃,石头不能吃。
欣赏是审美,审美就得懂美,这不是再合乎逻辑不过的事吗?不管是独唱、合唱;轻音乐还是交响乐,当你听乐时感觉美了,你就是懂美了;如你感觉很美了,那你就是很懂美了!懂美,是赏乐的第一懂。赏乐若是不懂这个美,那你还欣赏个什么劲儿?
美是靠感性感受的东西,不是靠理性理解来把握的。在西方将美学定名为“伊斯特惕克”(Astk“k)——感觉、感情之意,就含这个道理。对美的这种“可感觉而不可言传性”,西方有一句审美的名言叫做:“我说不出来的什么。”
美国美学家桑塔耶那说:“美,就我们感觉它来说,是难以形容的东西;它是什么,或表示什么,是说不清的。”
语言的本领很大,描写、叙事、论理皆可娓娓道来,然而若面对美属性时就望而却步了。如糖的甜感,是简单的味觉美,语言描述它却“难于上青天”。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可是若非要描述呢,也有间接的两法:
(1)夸张表述法
孔子闻《韶》乐时,对它的美实在不知怎样说好,于是来了一句“三月不知肉味”的夸张。俄国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他听完音乐会之后,“就像神经错乱的人……就像恋爱的人,像疯人……”皆因审美感受强烈,有话哽咽在喉不吐不快,只好来一番夸张了。
(2)效应表述法
此法在文学中常常见到,如古诗《陌上桑》写美女罗敷的美感效应时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此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再如白居易写音乐的美感效应是这样的:“座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总之,音乐的美是感性感受之美,可无须语言的描述。赏乐的价值取向首先应是这个美,假如没得这个美,或说没“懂”这个美,那就是“入宝山而空手归”了,惜哉!
4.理性的懂——诠释
人有普遍的“理性探索欲望”,巴甫洛夫称之为“是什么反射”,并指出这是一种“求知欲的形式”。赏乐求“懂”,就是这种“理性探索欲望”,或“求知欲的形式”。理性(理解性)层面的懂,皆需语言的诠释。声乐类的歌曲、歌剧有文辞伴随,只消知晓文辞,其意自解,是可懂的典范,无须多说。(6J瞳”的症结全在器乐类,共涉及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及作者的生平、时代等四项:
(1)内容项
赏乐求甚解——“打破沙锅纹(问)到底”,每每在此项。音乐不是有效的表意符号系统,它说不清自己的内涵,若懂非靠语言诠释不可,语言信息的有无与多少,便决定了对它懂的可能性与难易程度。
从作品的大小分量上看,有轻重之分。轻音乐优美的音响、欢快的情绪几乎就是一切,往往并无深意,“好闻乐而不求甚解”,可矣。而重型的严肃音乐就不然,人们总觉得它深含某种意蕴……这其中有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标题性音乐三种的差别。
①标题音乐,主要是交响诗,或部分序曲、交响曲等。内容较具体,只要知晓它的标题及题解,是可以打开这“闷葫芦”的。虽然可懂,但具体程度却与文学大相径庭。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虽然有语言诠释,不会听得一头雾水,但却相当概略,远没有故事或戏曲那些引人人胜的细节;《1812序曲》(柴科夫斯基)更达不到《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中对1812年那场卫国战争“全景’’式的描写。所以即令内容具体的标题音乐,也勿求索文学式的具体内容,若强求何不去读文学作品呢?
②非标题音乐,主要是奏鸣曲、室内乐、协奏曲等。内容抽象,犹如神秘的腓尼基文字,不可懂。德彪西说:“音乐内容是文字无能为力的”说的就是此种。由于它具体内容子虚乌有,理性的伸张力失灵!此时切莫强求其懂。清人毛宗岗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非标题音乐有类于此,内容“无可奉告”是最高的懂。
③标题性音乐,主要是某些序曲、组曲等,是上述两种之间的“亚种”。“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它似乎可解,又不确切,内容半明半暗,这也是一种美的境界。
内容项,以作曲家自己的说明最为可靠。如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是标题性的作品,研究者们简直成了“索引”派,查资料——手稿、杂记、日记、书信、谈话录等,探寻那“失落”,或说“溶解”于音符中的含义,方知那是与命运的“搏战”、“沉思”、“通过斗争走向胜利”云云。而这一切都源于贝多芬向友人所言的那句话:开始动机是“命运的敲门声”。有了这一个线索,研究者顺藤摸瓜,才揭开全曲的意蕴之谜。“解铃还需系铃人”。作者一言,胜似他人十年功!作者不言,千古悬案!如贝多芬的第一、二、四、七、八交响曲,赏时那理性内涵的大门再也无法打开,懂它不了!
(2)形式项
在理论上,一切形式要素都可以懂,从音符、音程、乐段、乐章、曲体、织体等,只要有足够的专业修养,形式上就没有奥秘。可是,形式要素都有专业性,较高深的专业知识,远不像内容那样一讲就明白,它需要系统地学习方能掌握,这是一般欣赏者达不到的。但是,专业修养的限制也不绝对,浅显的乐理、乐器知识懂也不难,略加介绍便可。再者,审美经验告诉我们,旋律、
和声、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这些形式要素,一股脑儿交给感性便可,把握这种形式美,勿须理性参与。
(3)生平项
当作者将自我人格化人作品时,了解作者的生平、个性有助于理解作品。仍以贝多芬为例,贝多芬不像他的前辈巴赫、海顿、莫扎特那样曾在宫廷、教廷任职,他是“失业”者,又是失聪、失恋者,于是又变成失望一绝望者,要自杀,写《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了解这些,就可明白何以在《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开始会出现那“命运的敲门声”了。可是贝多芬仍是个特别的独行者,有高度的人格自尊,他曾对一位显贵说:“亲王,您之为您,是靠了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了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至于贝多芬却只有一个。”多么“个性化的语言”!他又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屈服,啊,能使生命活上千百次该多好!”这是精神巨人的语言!所以《命运交响曲》的末乐章才会有那巨人一般昂首阔步、义无反顾的英雄形象。贝多芬的交响曲总是充满了英雄的气质:英雄与革命;英雄与命运;英雄与大自然;英雄与全人类……“乐如其人”,信焉!”
再如,了解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可帮助理解/仰旷痛苦心灵倾诉”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等等。
假如作者未将自我人格化人作品,如圣—桑的《死神之舞》等,固然可了解作者生平,但就赏乐的意义来讲不是很大的。若佚名,作者生平项则付缺,那时只好说:赏花不识种花人,纵然遗憾,却无关宏旨了。
(4)时代项
作品是“时代土壤”的产物,受时代的制约,烙时代的印记。特别是直接取材于当代事件的。如我国上世纪前半叶,那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酿成革命的文艺思潮,遂推出大量的“短、平、快”式便于冲锋陷阵的革命歌曲。再如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渊源在18世纪法国的大革命。凡是这类情况,应尽量了解、理解时代,有助于听“懂”那音乐。
有的作品离时代远,则时代项的“懂”或“不懂”,都无关宏旨,如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
5.感性、理性欣赏的品格
赏乐,凡无语言诠释的“听”,是为感性(感觉性)的欣赏;凡有语言诠释的“讲”,是为理性(理解性)的欣赏。“语言诠释”与否,是判别感性、理性欣赏的主要依据。换言之,只听不讲,感性欣赏;又听又讲,理性欣赏;不听只讲,不是欣赏。
感性欣赏有直觉性、独立性两种品格。直觉性,即它永远是直接被感觉的;独立性,是指它能不依赖理性而单独存在。理性欣赏则不然,它离不开感性的直觉基础,若离开就不是欣赏厂(如只读赏乐的书而不听音响)。
理性欣赏有深刻性、丰富性两种品格。深刻性,是指赏乐者可纵向地深入到作品的内涵、结构两个层面;丰富性,是指赏乐者可横向地拓展到作者生平、时代两项。正是理性欣赏的这种深刻性、丰富性使之优越于感性欣赏而更为人所追求。
音乐欣赏的感性、理性这两个层面,不要机械地作为认识论的两个阶段来看。因为欣赏的感性与理性常是融为一体的,音乐欣赏课、电台的音乐欣赏讲座都是这样。
6.音乐欣赏的意义
大抵有四条,概括为一句话:“三提高,一兑现。”
(1)提高艺术修养。博览音乐名篇,开阔艺术视野,是提高艺术修养的必由之路,否则提高修养多半是徒托空言。
(2)提高欣赏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能力在实践中显现,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同理,亲历赏乐实践,欣赏力就会提高;不但如此,若不断地丰富审美经验、累积专业知识,那么还会飞跃到鉴别、评价作品的鉴赏力上去。
(3)提高创作能力。您若是专业人员,前两条都要归结在提高创作能力这一条上:欣赏是信息“输入”,目的还是要“输出”——创造;无论是一度创作(写词、写曲),还是二度创作(演奏、演唱)都会“水涨船高”。
(4)兑现美学价值。美,人之所好。要知道梨的美味,就得去吃梨;要获得音乐的“美味”,就得去赏乐,同时也兑现了美学价值。艺术家都有一句潜台词:“请来欣赏我的艺术!”因为只有欣赏,艺术价值才得以兑现,否则就是开在黑夜里的花,价值是隐没的。我们看艺术家在台上精湛的表演,给了台下观众以莫大的审美满足后,还频频向台下鞠躬致谢,为什么?因为是观众为之兑现了美学价值。
这里要提请注意的是:谨防强音杀手。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交响乐强奏的音量在90分贝左右,可现代电声音乐轻易就能达到这种强度。若长时间滞留在这个音量中,会损伤听力。赏乐若要强音量,提到如人高声说话的60分贝左右即可,不宜太过这个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