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页 纪念 古典 浪漫 现代 热点 教育 读书 图片 收藏 滚动 文化 人物 比赛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莫扎特之旅-最新文章
莫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文化交流  斗转星移 我的小提琴 文化长廊 音乐教育 我的收藏 站长资料 滚动新闻

萨宾娜·迈耶尔 演奏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

王纪宴/摄影 王晋福

20061109

 

凤凰大视野

视频:寻找莫扎特

 
  在我个人接近古典音乐的历程中,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是一部十分特殊的作品——它是我在听过一些诸如《卡门序曲》、《多瑙河之波圆舞曲》(还不是艺术价值更高的《蓝色多瑙河》)之类的管弦乐名曲之后真正听懂的第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大部头古典音乐作品。就像人生中的无数机缘一样,接触到这部作品的原因说起来很偶然:大学时代,一位在我们学校乐队里吹单簧管的名叫坎风(不知道是他名字的译音还是中文名)的英国留学生偶尔借经给我们一盘磁带,上面转录的是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那时我们一帮号称喜欢古典音乐的同学对这部作品一无所知,但出于对经典杰作的景仰,我们在茶余饭后经常聚在一处,聆听从我们的半头砖(听外语用的单声道录音机)中传出的音乐。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在莫扎特的管弦乐迷宫里懵懵懂懂,不辨南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单簧管吹出的旋律红条变得逐渐清晰,并时常萦回在耳畔,而由这样的旋律而呈现的单簧管的音色越来越散发出迷人的美质。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不仅是我真正步入古典音乐领域的第一部作品,它也成为我最经常重温的作品。我发现,对这部协奏曲的偏爱并非由个人机缘和性情所致,,其实很多人都对它怀有特殊的亲切感,有些人并不是通过唱片、广播或音乐会听到它,而是在电影《走出非洲》中为之打动(该影片运用了慢乐间的片断)。

    我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学生时代听的是什么版本了,但几乎可以肯定,那是某位名家在60或70年代的录音,独奏和乐队在处理上速度徐缓,分句连绵,风格端庄:独奏家音色淳厚,技巧洗练。这也是我个人在很多年里对这部协奏曲在演奏上的要求或者期待。我后来相继听到这部协奏曲的一些著名版本,包括杰维斯·德·佩耶尔独奏、玛格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协奏的Decca版本,杰克·布里默独奏、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乐团协奏的EMI版本以及阿尔弗雷德·曾林茨独奏、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协奏的DG版本,均印证并巩固了我对这部作品的印象。

    当我第一次听到被EMI列入世纪伟大录音系列的萨宾娜·迈耶尔的版本时,虽然情不自禁地为迈耶尔女士高度精湛的技巧和极为明媚圆润音色所深深打动,但她对音乐的整体处理却无法让我得到尽兴的感受,因为她的速度过于流畅,影响了旋律中抒情因素的渲染以及莫扎特配器中许多美妙细节的充分展现。但迈耶尔女士的音色确实太美了!这种美是难以抵御的,它令人陶醉,一如迈耶尔秀丽的相貌。

    鞋袜对我而言,言耶尔第一个版本速度上的过快主要在于第一乐章。这个速度标记为快板的乐章在佩耶尔、布里默等大师版本中由乐队奏出第一呈世部时显得十分从容(它们在演奏时间上均超过13分钟,比迈耶尔版本长2分钟),我相信许多听者都会像我一样带有这种观念,即在这种从容中还深藏着一种作曲家天鹅绝唱式的悲悯感,因为这是莫扎特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乐队作品,完成于他辞世前两个月,作曲家笔端自然会流露出对人生的无限眷恋和惜别之情,过于欢快的速度和分句是无益于表现这种深刻情愫的。至于第二乐章,虽然迈耶尔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前辈演奏家的演奏,但她在流畅的音乐中营造出静劾的,令人凝神屏息的气氛,令听者全然不觉其快,这一乐章就其深沉和浪温而言并不亚于其他版本。迈耶尔的末乐章速度也比其他人快,当然,这个回旋曲乐章应该是活泼和华丽的,但似乎仍然存在与第一乐章相同的问题,即这种活泼不应该等同于莫扎特早期甚至中期作品那种真正的欢乐,而是时时有伤感和阻郁搀杂其间的复杂心绪的表现。然而,这样的观念中是否包含着我们根据陈旧的传记材料或传说而得出的假想甚至臆想成分?

    EMI公司于1999年发行的迈耶尔沉静奏这部协奏曲的第二个版本令我感到,她的阐释更加远离传统风格而更趋流畅活泼,尤其是这个版本中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在风格上可以说与迈耶尔的独奏更加一脉相承,乐队部分全然没有我们想像中柏林爱乐乐团惯有的饱满辉煌,而是十分轻快,不刻意突出任何细节,乐队织体轻盈飘逸。这也是某些听者对迈耶尔的新版本觉得失望的原因所在,他们在网上发表见解,认为迈耶尔在演奏上并无明显提高,而阿巴多的伴奏较之迈耶尔第一个版本中汉斯·冯克指挥下的德累斯顿国家乐团,轻快有余而厚重不足,阿巴多的指挥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在去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听过迈耶尔女士演奏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音乐会之后,我不仅深深为万耶尔旧越的艺术造诣和优雅动人的台风所倾倒,也充分理解了迈耶尔近年来变得更加成熟洗练的阐释风格。她在北京的音乐会上和她在第二个版本中的演奏在单释上是一脉相承的,事实上,她的新版本正是柏林爱乐乐团1998年12月在柏林爱乐大厅的音乐会现场录音。在迈耶尔与柏林爱乐乐团间的纠葛过去十五年后,她作为一位名闻世界乐坛的独奏家应邀与昔日所在的乐团合作演出,不论对于迈耶尔、柏林爱乐乐团还是音乐会及唱片听众,都应该有些感慨。如果抛开这些音乐之外的因素而专注于演奏本身,我感到迈耶尔在第一个版本中所显示的风格特征——近乎完美无瑕的技巧,运用得极为自如的呼吸、流畅宛转的分铝以及洋溢在乐句间的那种为她特有的清新气息和洒脱风韵——在这个新版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我发现,在我逐渐习惯了迈耶尔和阿巴多对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新颖阐释后,再去听佩耶尔、布里默、普林茨这些昔日大师的标准阐释,我发现我已经不适应他们的徐缓速度,他们的分句显得拘谨,乐队伴奏则过于厚重。这时我更渴望呼吸到迈耶乐带来的清新空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迈耶尔在两个录音中演奏的都是巴赛特单簧管,莫扎特生前创作此曲时心目中的乐器正是巴赛特单簧管,这件乐器低音部分比一般的A调单簧管多出四个半音,它能够使协奏曲中的几段旋律恢复莫扎特不年所写的原貌,而在一般单簧管乐器上,由于某些低音不得不吹高八度,旋律的结构不得不改变。

    由此我想到,与音乐家尤其是那些敢作敢为的杰出大师相比,我们某些听众和评论者常常显得保守,我们根据自己反复听过的一个或几个版本形成我们关于作品阐释的观念,之后以这种观念指点江山,要求指挥家、演奏家们应该如何如何做。当然,这些职业音乐家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众多评论家和伪评论家们支招,他们甚至会像钢琴家贾尼斯那样,将评论家看成是演奏家的天敌。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曾言:伟大的创作者们永远不是从一种预先制定的原则开始的,他们通过他们的创作本身达到艺术……他们的艺术这时便是个人的、新颖的。

    总之,在我看来,迈耶尔在相隔十年的时间里录制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两个版本均属于此作品最佳版本之列,而两者中以新版本更佳。这个录音目前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发行。第一种是1999年该录音首次面世的形式,曲目搭配为德彪西的《第一狂想曲》和日本作家武满彻的《幻想曲/歌曲》,这两部作品尤其是后者虽属于冷僻曲目,但迈耶尔能够引领我们通过她美妙演奏去发现新的领域。可能是考虑到有些人在听完莫扎特的协奏曲之后很可能难以敌视尖德彪西尤其是武满彻的音乐,于是EMI在2001年将迈耶尔的莫扎特协奏曲新录音与柏林爱乐乐团首席长笛帕乌德担任独奏的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以及帕胡德和竖琴演奏家玛丽-皮埃尔·朗格拉梅联袂阐释的《C大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集中在一张CD上,成为非常理想的莫扎特三部协奏曲专辑,均由阿巴多指挥。2002年,EMI还发行了由6张CD组成的《柏林爱乐乐团与其音乐总监录音集锦》,其中两度收录了迈耶尔与阿巴多合作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罗布·考恩在2002年10月号《留声机》杂志上评论这套唱片时对于迈耶赞美有加:迈耶尔演奏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犹如和煦春风掠过每一个小节……

   
 

重要栏目推荐

莫扎特音乐鉴赏
名曲精选
·小星星变奏曲
·降E大调木管五重奏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扎特之旅 古典音乐唱片收藏
·古典之旅
·漫之旅

莫扎特年纪念

·代之旅 ·扎特年
·文化长廊 ·莫扎特肖像研究
·我的小提琴 ·莫扎特年随笔
·我的钢琴 ·莫扎特作品
·乐考级 ·维也纳莫札特年
·莫扎特年 ·我的1991
·莫扎特肖像研究 ·莫扎特研究
·莫扎特年随笔 ·莫扎特在格罗夫
·莫扎特论坛  
 
 
 
 
 
 
 
 
 
 
 
 
 
 
 
 
 
 
 
 
 
 
 
 
 
 
 
 
 
 
 
 
 
 
 
视频:电影《魔笛》
浏览:以往视频
视频:寻找莫扎特

莫扎特传(视频)

最新莫扎特胎教音乐
系列节目<莫扎特密码>
《莫扎特之魂》连载
 
 

回首页>

            -->>为了抢占网络先机,使您能在网络上捷足先登,本站国际域名业已更换成功,新域名是:http://www.mt77.com,是莫扎特之旅英文(mozart_travel)的缩写加上双7构成,寓意是莫扎特之旅更上一层楼,请密切关注此域名、使用和宣传新域名,为莫扎特名走出音乐沙龙,来到寻常百姓家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多谢合作~~!!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通用网址:莫扎特之旅;莫札特之旅;莫札特;MOZART。莫扎特之旅(mozart_travel)是一次温馨浪漫的旅行,我们诚邀您的加盟和参与!<<--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